第9部分(第2/4 页)
明的人肯定比住在哈尔滨的人开心。但是,人的适应性又在这里发挥了作用,住在昆明的人真的搬到了哈尔滨,也很快就适应了;住在哈尔滨的人总是觉得,在昆明的人一定很开心,他们觉得要是自己有机会搬到昆明,他们肯定比现在开心,但是事实上,就气候而言,住在两个城市的人高兴程度差别并不大。而一直住在昆明的人,也早就对昆明的气候产生了适应性,并不会因为自己能够住在四季如春的城市感到多高兴。沙凯得和卡尼曼(Schkade and Kahneman)的研究证实了上面的现象,他们发现住在美国中西部和加利福尼亚的人的高兴程度并没有显著差别,而住在中西部的人觉得加利福尼亚的居民更开心,加利福尼亚的人也觉得自己比中西部的人更高兴——只可惜人们的推测都是错误的。
人们的这种错觉会影响人们做出理性的决策。正常的傻瓜曾经住在哈尔滨,有朋友建议他搬到三亚去住。在他当时的想象中,三亚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好地方,他每天可以在三亚的海边游泳跑步,躺在沙滩上享受阳光,这是多么美妙的生活啊。最后,他终于如愿以偿,搬到了三亚。但是到了三亚之后,他发现自己并不那么如意。三亚是一个靠自然风景吸引游客的旅游城市,风景优美却并不繁荣,一到晚上根本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去的。而且正常的傻瓜发现自己在那里根本没有什么朋友,想找人说说话都不行,更不要说找人陪他一起吃饭了,这让一向喜欢热闹的正常的傻瓜不堪忍受。唯一让他感到开心的就是打电话给那些在哈尔滨的朋友,像朋友夸耀三亚温暖的阳光和浪漫的海滩,听朋友们羡慕他在阳光明媚的三亚。本来正常的傻瓜觉得自己换了一个气候非常好的地方,会一想到自己能在这样好气候的地方生活,有阳光有海滩,就会感到开心,但是后来他发现,他到了三亚很快就不想这个问题了,而且即使他想起来,也没有太大的感觉了。但是他完全没想到,失去朋友对于他来说是那么痛苦,而且这么长时间以后他还是难以适应。正常的傻瓜忍不住在心里想,也许自己不应该离开哈尔滨,毕竟在那里有他的朋友,和他们一起在天寒地冻的日子里躲在开着暖气的房间里一边聊天喝酒,一边吃火锅是多么快乐的事情
通常,我们总认为结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喜事。很多人在没有结婚前总认为,如果自己可以和心仪的对象结婚,那就一定可以幸福一辈子。事实上,幸福一辈子只是我们美好的愿望,但我们的适应性会使得我们对这种幸福习以为常。曾做过这样的实验,追踪一批人,调查他们在结婚前五年到结婚后五年的幸福程度,你猜结果是什么样的?实验证明,结婚的确可以给人带来幸福,从结婚前五年开始,越临近结婚,幸福程度越高,当结婚那个美好的时候终于来临时,这种幸福程度达到了顶峰。可遗憾的是,这种美好的情景维持不了多久,很快,幸福程度就开始下降,甚至是在刚结婚初期,幸福程度是急剧下降,一直到结婚后的第五年,此时的幸福程度已经和结婚前的五年没有差别了。你看,连结婚这种人生中的大喜事人们都是那么容易适应,可见人的适应性的力量是多么大啊
虽然结婚不能如我们想象中给我们带来一辈子的快乐,但是不管怎么说,结婚毕竟可以带来好几年超过一般水平的幸福。那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应该多结几次婚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在看到结婚带来的幸福的同时,也要看到离婚带来的痛苦。并且,离婚带来的痛苦往往要比结婚带来的幸福更加大,这就如同车祸带来的负面影响比中奖带来的正面影响更大一样。
另外一方面,我们也会低估我们适应不利环境的能力。我有一个好朋友,他是一名外科医生。高考的时候,他报考的第一志愿没有被录取,被调剂到医学院。他收到录取通知的时候非常苦恼,他跟我说,我怎么可能去做外科医生呢,我特别怕见血,看电视的时候看到有人做手术都会转过头去,更不要提让我亲自给别人开刀了!可是他当时又没有其他的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去了医学院。十年后,他已经是一家大医院最出色的外科主治医生了。我和他谈起当初不情愿地进入医学院的事情,他微微笑着摇头,说他现在早已经对血和手术刀不敏感了,看到什么样的景象都没有多大的反应了。他感慨地说,当时要上医学院的时候,他是怎么也没有想到现在他能适应的啊。事实上,人们的适应性是非常强的,人们常常都不能想象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多大。
人们低估自己适应性的例子随处可见。在读大学的时候,正常的傻瓜曾和一个女孩子谈过一场浪漫的校园恋爱。可惜好景不长,渐渐的正常的傻瓜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