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页)
辫子的,总觉越看越别扭,剧情多引人也只有割爱转台了。
清代太近了骗不了人
演历史剧夏桀商纣怎样夔夔恣肆,西施玉环如何玉貌冰肌,因为
去古已远,谁也没看见过,自然也就没法挑眼较真了,可是清代服装发
型就不同啦。内地来台以及本省花甲以上的老人现在活着的还很多,
当年男女老少是什么样的打扮,脑子里多少还有没能磨灭的印象,尤
其看到电视里男人梳的辫子,离了大谱简直完全走样啦。不知道是哪
位师傅传授的,所有电视剧里男人梳的大辫,不是前额四鬓刀裁,就是
正额留个小发尖,甚至于电视剧里的青年才俊,居然在顶门心分出一
绺来,编个小辫子,万发归宗再跟大辫子混合一起,这种发型真是前所
未闻,今竟有之。请想顶门心梳小辫,不把头发掀了顶才怪呢!真亏
那位美容大师,是怎么想出来这样超时代的发型。
林照雄可圈可点
7月12日偶然看到“中视”《春风秋雨未了情》台语连续剧节目,剧
中林照雄饰演一位叫陈阿泰的所梳的一条油松大辫子,颈后既没骺髫
真发,前额又剃成油光瓦亮的一个月亮门,可以说是目前所有电视剧
里,最近事实的一条辫子。可是这种化装必须本人先剃光头,然后再
上头套,林照雄为艺术而牺牲的精神毅力,实在可圈可点,比起一些又
要上节目赚钞票,又要留着滋毛大头的大牌可高明多了。
现在既然有了当年辫子的典型,希望各台编导在可能范围之内能
够注意,让那些奇形怪状的大辫子,不再出现在荧光幕上,那我们观众
的眼睛就舒服多啦。
汤婆子的种种
汤婆子这个名词,差不多有半个世纪没听人说过了,7月间《联合
报》万象版有一篇附照片淡水龟的文章,细看之下所谓水龟就是古人
所说的汤婆子。照片上的水龟式样很新,大概是民国十几年出品。
汤婆子是什么年代的产物,现代已不可考,不过宋朝就有人使用
了。苏东坡写给杨君素信上说:“送暖脚铜罐一枚,每夜热汤注满,塞
其口,仍以布单衾裹之可以达旦不冷。”黄山谷诗:“千元买脚婆,夜里
睡天明。”所以汤婆子又叫“脚婆”,当时也有人叫“汤媪”、“暖足瓶”的,
总之,依照上面说法,汤婆子在宋代已经很流行是可以确定的了。
当年在长江一带,隆冬虽然不是朔风刺肤,但半夜归卧,衾褥冱
寒,往往彻夜两脚不能温暖。有一个汤婆子焙煨下股,或是暖玉在抱,
自然一觉酣然,适体舒畅。北方冬早,一般人家至迟9月中旬大半都
升起炉子或是烧上热炕,满室如春,自然不需要什么汤婆子来熨脚暖
被啦。不过豪门巨室,一些富贵人家仍旧是睡床而不睡炕的,又免不
了使用锡或铜做成的汤壶取暖温足,所以无论南北姑娘出阁,汤婆子
都是嫁妆中不可缺少的恩物呢!铜玉锡器店做的汤婆子先是用木头
做的塞子护套口,可是偶一不慎,被褥容易沾湿。后来进步到橡皮口
螺旋塞,不管汤婆子在被筒里怎样翻腾,热水仍不会弄湿被褥。橡皮
水袋本来是医疗器材,热敷灌开水,冷敷放冰块用的,不知哪一位高明
之士,把它注入滚水,当手炉脚炉来使用。
民国十二三年笔者初到上海,朋友请看郑玉秋、王无恐演的文明
戏,戏园子里前五排坐的都是豪门艳姬、北里名葩,每个人手里都捧着
一个热水袋,嫣红姹紫,大小各异。每个热水袋又都用五颜六色的丝
巾绸帕裹着,案目们奔前霆后忙着换装热水的镜头真是令人叹为观
止。您再到南京东路新新、先施、永安三大公司橱窗看一看,整间橱窗
摆满各种不同颜色的大的小的热水袋,并且分透明与不透明两种龙纹
凤彩,可称目迷五色,不知买哪一种好呢!
彼时行销中国的橡皮水袋,多半是英国一家厂商供应的,突然一
年之间销往中国的皮水袋增加了若干万打,而且订货单仍然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