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2/4 页)
政治敏感度方面,王司令有很大的进步。何柱国在南县附近找到了新四军江南支队,当然是个大大的好消息,可为什么新四军没有联系陈诚,而是联系了何柱国?要知道中华国内现在是国共合作期间,新四军也隶属于国民革命军行列。
这个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不管是什么情况,先堵住这伙日军是大事。“老何,命令……请新四军方面扼守住华容古道,绝不能放过一个鬼子。告诉他们,我们的皇家近卫师已经在全速前进,我们的空军随时支援他们。”
……
新四军的前身是长征时期,留在江南地区坚持游击战的红军。西安政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立,江南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变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由北伐铁军独立团团长叶挺担任军长、项英副军长兼政委、张云逸为参谋长。新四军成立时仅一万多人,抗战中得到快速壮大。但发生了黄桥事件等一系列内部摩擦事件,被委员长所忌惮,发出“皓电”,限令黄河以南新四军于一个月内撤到黄河以北。
新四军从抗战大局出发,服从了“皓电”,各个支队相继渡江,在苏北集结。而新四军军部及江南部队9000余人,因为长沙会战爆发,而滞留在湘北一带,随时准备参战。但未获允许,重庆方面电令叶挺军长,必须在限期内过江。无奈,叶挺率部准备由顺江而上,由鄂西向陕北集结。
没想到歪打正着,日军近卫师团攻南县,绕道而逃,与新四军选择了同样的过江路线。民族抗战,责无旁贷。叶挺并没有因为委员长对新四军的刁难而挂怀,亲率军部直属部队阻击南县日军先头部队,项英则率江南支队去华容古道布防。
饭田祥二郎将重型武器都扔在了粤汉线上,湘北河道纵横,携带重型装备根本无法高速行军。岗村宁次司令官以身伺虎,目的不就是为了吸引住盟军主力,掩护自己这支偏师突围吗?
南县中华守军廖廖,突前的第二师团高田联队,一战而下,抢占了这条通往江边的安全之路,饭田中将一直高悬的心才稍稍放下。虽然在株洲和湘潭遭到了汉军装甲部队的重创,但帝国陆军的王牌部队还是拥有强横的战力,南县的地方武装的微弱抵抗,再次让饭田找回了点横行中华时的自信。
但很快这种好心情立刻被城外的枪声破坏得一干二净。“纳尼?”饭田立起了眼珠子,汉军不可能追的这么快呀?得知是一支灰色军装的部队偷袭了高田联队,近卫师团长长舒了一口气,只要不是墨绿色的就没事,中华的杂牌军是挡不住“勇”师团的。
这支灰色军装的部队正是叶挺军长指挥的新四军特务团,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新四军严重缺少重型武器,军部直属的特务团最强力的武器就是几挺轻机枪和缴获自日军的迫击炮,炮弹还不多。
所以叶挺指挥特务团以袭扰为主,目的就是打乱日军的布署,延迟日军渡江的进程。
第157章 宝刀易折
日军第二师团的通用代号是“勇”,所以又被称为勇师团,因其在仙台编成,该师团士兵比较适应寒区气候。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之时,勇师团利用中华的“不抵抗”政策,横扫东北三省。
但在入关后加入华中方面军以来,他们的好运气用完了。虽然他们的对手还是“熟悉的老朋友”——以东北军为主体改编的第77装甲军和幽州军。
湘潭一战,在汉军的坦步联合攻击中,第29会津若松联队基本被打废,只余数百伤员退了下来;第16新发田联队和第4仙台联队也在汉军空军的空袭中伤亡惨重,唯一比较完整的高田支队充当了这次战略转移的突前部队。可攻下南县,部队的意图暴露后,汉军的飞机就如牛皮糖般粘了上来,一刻不停的轰炸和俯冲扫射。而现在,中华的杂牌部队居然也敢贴了上来,高田联队的武藤大佐实在忍无可忍,“这就是中华所说的虎落平阳被犬欺吗?”
武藤拔出了刻着姓氏的祖传战刀,“牙给给!”就算是在转移的途中,就算是已经失去了重武器,武藤也要向那群中华杂牌军证明,大日军帝国的陆军王牌是不能激怒的,“武藤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新四军军长叶挺是北伐名将,分别在湖南和江西大败吴佩孕、孙传芳,为第四军打出了铁军的称号。就任新四军军长后,短短三年多时间,就将新四军初建时的一万多人,发展为一支多达七万人的劲旅。
但南县这个地方并不适合打袭扰战。南县,是中华唯一一个人工围筑而成的县,大部分的南县可以用一马平川来形容,那是一种令人费解的平坦,站在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