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页)
不堪,也算计到邻县愿作壁上观,也不能出兵援助,但是那县上却有战时签丁之权,还有躲避流民的富户乡绅在城内,那也可以召集一批家丁护院出来,力量一定也不可小觑,那样一来,攻城便是一个牵连时日,所以我们的力量相对来说便可能弱小。”
大家一起点头赞同。这的确是个不争的事实。谁都知道,这次行动,阵仗很大,不是想隐藏便隐藏得了的,县上一定能得到消息,杆子破城,那就是个玉石俱焚的下场,为身家性命计,那些躲在城中的士绅富户也一定全力以赴出人出粮,即便是没有人手,但签丁外,城里还有遍地饥民,期间不乏身强力壮者,只要给予一定粮食,那他们才不管为谁卖命呢。守卫力量立刻便能增加数倍。这的确是个疏忽,多亏了吕世提醒,若不然大家倾巢而出,结果却面对坚城雄兵,就自己这些乌合之众,不多,只要县城组织起三两千精壮,依靠坚城死守,那自己等就只能望城兴叹了。
“那先生看该如何办?”现在大家对城中秋粮赋税那是志在必得,便是这残酷的冬天,自己手下的老小便是能挨过的不知道还有多少,只能一战,所以还得吕世拿出个主意。
“兵法云,十则围之,五则功之,所以我们需要有人助拳。”说这话,也是吕世的无奈。
本来想趁着官军没有防备,用计智取,但现在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智取绝对不行,想要救人,就只能是人手多多益善,胜算才能更大,这就是一锤子买卖,做成了便罢,做不成,那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张家兄弟和那些村中子弟死去。
为救十几乡亲,便要搭上无数不相干人的性命,吕世真的不知道这是自私还是无奈。
事情就是这样,本来自己只是想着穿越了,也冲动的认为自己可以改变历史,但现实告诉自己,以一己之力改变巨大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无疑是痴人说梦,现实的办法也是理智的办法,便是一个人奔向南方,躲过那场熟知的动乱,太太平平的在南方或者海外,运用自己的知识,做个富家翁,度过也算穿越者应该得到的辉煌,却不想,世事无常,事情推着你偏离了自己的想法,一步一步走进这历史的大潮里,谁之过?
不过这个提议是不是就真正的改变了历史?历史上那是一年后才是高迎祥的会盟大起义,才有了三十六营会盟,才有了闯王李自成,现在看来可能是在自己身不由己间,便促成了明末起义的提前,我不知道这个历史的改变对自己是好是坏,管他呢,救了自己有恩的人出脱牢狱才是正经,至少说我不在亏欠与谁。
吕世无奈,便把目光投向了赵大海。
赵大海是官身,对县城的情况更加了解,也许更有说服力看见吕世望向自己,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
我一直认为爱好这本书的朋友,都会收藏,但现在却有点失望,你给我个惊喜好吗?我不会去求谁收藏,只是希望看我的书的人,谢谢。
第二十七章 敌情
坐在一旁的赵大海很兴奋,听着吕世等人谋划计较,想想不知不觉间,自己参加了这么一个轰轰烈烈的大事,也算是让原先那些对自己呼来换去的上官面前露脸张扬,现在都开始幻想打下县城,自己如何羞辱他们,看他们在自己脚前战战兢兢哀求活命地的样子了。
这时候见吕世问,便站起道:“各位当家,就我所知,米脂千户所定制是一千二百战兵,但现在不比开国,只有战兵四百多近五百,这些都是光棍汉或是逃无可逃的,只能在军营里混口稀饭,偶尔拿些饷银,想来近一年也没什么大的改变,但若剔除老弱病残,还拿得动刀枪上得阵的怕也有二百将近。”
“千户所的武备如何呢?”吕世紧跟一句问道。
“攻守器械虽然大多被盗卖或是年久失修,也乏填补,但是还是有大统十几杆(榆木喷),刀枪人手一把却还没有问题,还有弓近百,箭簇不下十万。”这些倒也不是什么秘密,赵大海都是非常了解的。
闻听此言,不粘泥等听来已经是很吃惊了,现在的大明军队里还能有这样的装备真的是少之又少了,那十万箭簇便是一个恐怖的数字。
却听吕世又问道;“若果事情急切时,县官千户紧急召集各地主豪强家丁护院又能召集多少?”
赵大海不假思索道:“现在是流民遍地杆子四起,各地地主豪强财大势雄的结寨自保,那些中等的或是小户地主就在秋收后携家带口的躲进县城,如果事急,那些躲进县城的大户豪强为求自保,也会不遗余力的召集家丁护院帮助守城,那大约也可以召集近千之数。”赵大海现在已经不自觉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