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3/4 页)
……
「陛下,俞妃。」太后喝了口茶润了润喉,从小太监端来的托盘上拿起两个红包,向二人续说:「正旦本是喜庆事,不谈愁事。」
俞暄儿起身走到宋玄禛身边,二人向太后拜过年,说过祝福的说话,便双手接过红包,再给平福和尔遐收好。
一名小太监懿到平福身边耳语几句,平福颔首会意,再上前向宋玄禛说:「陛下,百官在大殿久候多时,皇爷请陛下过去。」
宋玄禛应了一声,转目看向妻子和母亲,人在此处,心思却飞往大殿里的某人身上。心虚之下,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陛下快去吧,这里有臣妾陪母后。时值贺正,陛下须受众臣礼拜道贺,莫误了时辰。」
宋玄禛牵起俞暄儿的手,带她坐在原先的位置,才放开手向太后说:「儿臣先行告退了。」
太后看著媳妇的肚子,欢心地淡淡一笑,撇撇手示意宋玄禛可以离开了。宋玄禛心里难受得很,他从来没被母亲如此冷淡对待,可事到如今,他不知该如何得到母亲的原谅。自以为跟匡顗不再私交已是最大的让步,可太后还是一副不满意的样子,让他不禁无奈心伤,只好旋身迳自离去。
俞暄儿看著夫君落寞的身影暗叹,转首看见后本来看著自己悦然的目光转而看著宋玄禛的背影苦恼不已,不禁为这嘴硬的母子感到无奈。她抚上太后略有皱纹却依然滑溜的玉手,为宋玄禛冷淡的反应解说:「近日陛下都在谦德殿夜批奏摺以致有点心浮气躁,望母后莫要见怪。」
「哀家又怎会不明白陛下的心思?俞妃临盆在即,就别为陛下与哀家的事劳心了。」太后拍了她的小手几下,满是怜惜的眼神与宋玄禛有几分相似。
婆媳俩低叹一声,各自为己所愁,同为宋玄禛所忧,自古帝皇身边的女人哀愁多於喜,论怨,二人都心甘情愿为君而忧,要怨,就怨自己爱上一个君王。
==================================================================
感觉玄禛好久没出场了,真有点奇怪。
今天突然在想,就算大家给我多少票,留过言,却过了一段日子便不记得这文的话,那不是比没票没留言更悲吗?
所以我希望大家过了几星期、几个月、几年头,都还记得曾有《君情错》这文,曾有西雨这个人~
啊啊~突然觉得自己苍老了几年。
(匡顗:你根本就老。
西雨:我比你小好不……
君情错 55
* * *
「……陛下,陛下。」平福跟在宋玄禛身後轻喊,不知喊了多少次,宋玄禛才听见平福的声音回首过来,脱俗的样子彷佛被一身华而不实的衮冕沾上尘俗之气,让平日身穿白衣犹如天仙的宋玄禛下凡为人,只是身份依然显贵,成为凡人与仙人之间的人中之龙。
大殿在前,他心里越发郁闷,紧张与忧心连番折磨著他。眼看一大片金红交错的景色映入眼中,他只觉刺眼无比,让心情更加浮躁,纠结难分。
平福虽知主子心烦,但也不得不说:「奴才随陛下到大殿好像略有不妥,不如奴才先回寿延宫等陛下归来?」
「在大殿待侍罢。」宋玄禛一拂长袖,继续大步往大殿而去。多年随宋玄禛上朝的公公和平福闻言都愣在原地,见主子的身影渐远,他们才从惊愕中清醒过来,追上主子的脚步。
平福思来想去都想不透宋玄禛为何一反常态让自己上朝,向来宋玄禛最怕被人说长道短,处事往往小心翼翼,他不带平福上殿就怕众臣觉得宦官干政,可现在却对此事不以为然。
任平福再左思又想,都得不出个所以然来。他只能祈求苍天别令主子再因他惹出是非,不想再成为主子的负累。
一声响彻云霄的通传在殿前高扬,宋玄禛在群臣的恭迎下走上龙座,英气冷傲地旋身坐在宽大无依的龙椅,两袖轻摆,旒击细响。
要臣在宋曷的带领下逐一向宋玄禛道贺年辞,一直心不在焉的宋玄禛随便扬袖回应,眼光不时瞥向左方,可那道曾经无时气刻注视著他的眼神已经不再,座下只有一个俯首称臣、称职骁勇的将军。
宋曷挑眼看见宋玄禛的目光去向,故作不经意地清清喉咙,抬首用眼神以作警示。这一个月来,宋玄禛的确履行了自己拒见匡顗的承诺,太后得闻,怒气也平息不少,而且宋曷在朝上监视自己的举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