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部分(第4/4 页)
接受。
沈君瑶若是嫁给林重阳,那对她来说自然是更好的,她喜欢的,沈家看中的,而他这个正经的情敌居然也觉得不错,可想而知是真的不错的。
只是……他现在又觉得其实自己妹妹和林重阳才更般配呢。
一样爱好读书,一样博学多识,两人坐在那里看书的样子,那般默契,如画,赏心悦目。
当然,他知道老爷子的意思,其实是想谢瑶环嫁给沈君澜的。
不过看起来妹妹对沈君澜不怎么感冒,毕竟一个武夫嘛,性子冷冷清清的,看人一眼总让人后背发凉的感觉。
他总觉得妹妹要是嫁给沈君澜会吃亏。
虽然他沈君澜长得俊,武功好,也是皇帝跟前红人,可女孩子嫁夫君,又不仅仅是靠着皮相好来的,最重要的还是性情。
妹妹又不是那种看见长得好就会心动的女孩子,真要是让妹妹嫁给沈君澜,那还不如林承润呢。
不过林承润好像定了家里的表妹还是表姐
在林重阳不知道的情况下,谢昭为他的婚事真是操碎了心。
、
、
看的差不多了,林重阳忍不住对谢昭和谢瑶环道:“来年清华学院的学生更多,有几个是官家子弟,因为没有科考天分,读书却也不错。我看过他们的面试题目,其中有几个很喜欢写戏,到时候不如你们成立一个话本戏曲班,开这么一门课,既可以教着学生写,也能写一些戏曲交给戏班们排练,岂不好?”
反正他们兄妹之前在齐州书院,就带着一帮人一起写书。
现在来京城,将那个工作室的范围扩展一下,除了话本,同时写戏曲脚本,或者自己将话本改编成戏曲脚本,然后找人演、唱即可。
当下娱乐少,电视机收音机都没,识字读书的是少数,老百姓最多的就是听书、听戏。
那些火起来的作品,其实很多都是靠着青楼传唱、说书先生口口相传,戏班子翻来覆去地演。
虽然现在拼音启蒙普及,读书人越来越多,这些人基本不是以科举为目的的,不过要想他们成为阅读主力,起码也得十年。
谢昭和谢瑶环很喜欢这个建议。
谢瑶环道:“咱们可以先把世兄的神州双雄编写一下。”
谢昭笑道:“神州双雄如今已经被说书先生们四处说唱,再写本子戏倒是正好。奇怪的是怎么以前没人写呢?我觉得当中有几篇拿出来单独成戏挺好的。”
他说的那几篇是双雄分开各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