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 页)
as)一书,开辟专门章节评论曼德维尔的思想,并充分肯定了曼德维尔对经济学的贡献。
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说过一句经典的话:“我们每天所需的粮食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从本质上讲,与曼德维尔的思想异曲同工。香港学者林行止在《医生与经济学家》一文甚至认为亚当·斯密的这段话是受了曼德维尔的影响!
“破窗理论”的现代内涵
薛兆丰等人引用或者批评“破窗理论”时,基本上是停留在古典阶段或者说是巴师夏的那个年代,而且,也没有明白巴师夏本人对“破窗理论”的误解,尽管这个理论是巴师夏提出来的(当然,他并没有命名“破窗理论”)。
至于现在的主流经济学,关于“破窗理论”的内涵也已经被拓宽了,它泛指破坏活动(包括战争、地震等)和公用品(Public Goods)的支出会使经济受益(参见《经济学的困惑与悖论》,华夏出版社,2001)。如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在经济萧条时,将储蓄用于“在地上挖坑”,不仅能增加就业,而且会增加以有用的商品和劳务来表现的实际国民福利(当然,凯恩斯的理论也不是新思想,斯图亚特在1767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一书就提出,政府支出,即使花费在“军需品”上,也能促进就业,但他更愿意和平建设。他说,“耗费巨大的公共工程是给穷人挣饭吃和发展工业的一种手段,这不会损害朴素的生产方式”)。在1995年日本大阪遭遇毁灭性地震后,撰文称:一些专家认为,地震能在某种程度上为正在奋力摆脱长期萧条的经济带来繁荣(参见《纽约时报》,1995年1月18日)。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乔新生所认为的“破窗理论”,“是为了说明孩童的行为与政府的行为所能产生的后果,从而彻底地否定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政策”。是对“破窗理论”的误解。
你想打破谁的“窗子”?(2)
“破窗”与经济增长
“破窗”能否带来经济的增长?从实证资料看,答案是肯定的。
(1)破坏事件与经济增长。
先看战争对经济增长的作用。1973年,美国经济学家Robertson对战争的结果研究表明,在美国,从1940年到1945年GDP翻了两番,实际收入增加,并消除了失业。经济史学家Michael Bernstein也认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冷战中,对公用品(或公共产品)和其他物品的巨大支出,是美国经济成功的原因(参见《纽约时报》,1995年5月12日)。
再看其他破坏事件对经济的作用。例如在经济衰退中,商家将牛奶倒进河流中,这是否是浪费和无人道的行为?显然,把牛奶倒进海里是出于保护生产者利益的考虑。农民买不起,你送牛奶给他,生产者的利益就会受到很大的损害。所以为了维护必要的供需平衡和必要的价格,就得限产,让一部分人先失业,这样就可以平衡供求关系。这是一个不以人们的意识形态、人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当生产达到一定程度,需求跟不上的时候,就得调整生产,就得开拓市场,两方面共同努力实现这个平衡。
还有,事实不像有些人想像的那样“残忍”。2000年1月11日《羊城晚报》的一篇报道称:南海市牛奶研究开发公司对目前挫伤奶农的收购价表示已是硬着头皮支撑。据悉,该公司的鲜奶日处理能力是4吨,除固定供奶农户外,许多零售奶农也将鲜奶销往该公司,使公司每天的收购量高达吨,4个冷库全部储存满。卖不出去的鲜奶储存超过7日则变质,于是几乎每天都要倾倒变质牛奶,有时一日倒掉2吨多。也就是说,因为滞销,商家无法储存,牛奶坏掉了,不得不倒掉。我倒要问问那些自认为充满“人文关怀”的学者:我们是否应该将这些坏牛奶免费送给百姓享用?
(2)公用品建设与经济增长。
这方面的理论,凯恩斯讲述得比较完备了,此不赘述。最为鲜活的实证案例,就是罗斯福“新政”。罗斯福上任后从一开始就倾注了极大的力量兴办大规模的公共工程,以扩大政府开支来弥补私人投资下降而出现的空白,并解决部分就业问题。1935年4月28日,罗斯福正式宣布工赈计划,明确规定对有工作能力的失业者不发放救济金,而是帮助其通过参加不同的劳动获得工资。后来人们对罗斯福新政的评价是,这是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帮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