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部分(第1/4 页)
他能得到天下吗?就算得到了天下,他又能给天下一个太平吗?刘备不是刘邦,他只是一个拙劣的模仿者!”
诸葛亮膝盖上的伤还没有好,动弹不得。他脸上浮现出淡淡的笑意,坐在榻上冲着她拱手谢道:“亮就知道只要娘子出马,一定能保大姐一家安然无恙的。亮谢过娘子的大恩。”
黄硕一怔,矢口否认道:“夫君听错了吧。我什么时候救下了大姐一家?”
诸葛亮笑道:“大姐为人如何,亮跟她几十年姐弟,难道还不清楚吗?大姐让你转告的那番话,大姐是断然说不出来的。”
黄硕辩驳道:“那是大姐夫的话。”
“从孟达的军报来看,从半夜发起突袭,到城破,总共才不到三个时辰。如果娘子所言属实的话,在城破家亡的时候,大姐夫不在前方抗敌,居然窝在内宅?以大姐夫的为人,娘子,你觉得这可能吗?”诸葛亮笑眯眯的望着她。
“我……”黄硕语结。诸葛亮猜的没错,当时蒯棋确实是寸步不离的守在城头之上。无论黄硕和诸葛大姐怎么样苦劝,他们父子俩都不肯退却一步。
眼见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大姐急得两次昏倒过去。关键时刻还是蒯家的老管家忠肝义胆,先设法迷晕了蒯棋,然后苦求蒯程将人带走。老管家换上蒯棋的铠甲,自毁容颜,领着蒯虎等家将家丁死战到底。为黄硕等人的撤退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孟达敬献的那颗头颅就是老管家的。
黄硕作为一个现代人,她的灵魂被深深的打动了。刻骨铭心啊,她记住了老管家的名字——蒯守义。他,当得起这样的名字!
“我知道,这番话的前段一定是大姐夫说的。但是,那句劝我不要再为刘备卖命的话却一定是娘子的心声。”诸葛亮叹道,“这么多年,娘子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不容易啊。”
“难道我说错了吗?刘备他配吗?”不知道为什么,黄硕突然觉得好累。
这几个月,她的神经一直绷得紧紧的。她和诸葛大姐合力,挖暗道、药晕蒯棋、布下假相……做了这么多事,只想让诸葛亮彻底对刘备死心。孰料,事与愿违。诸葛亮不但没有死心,反而决定死磕上了。
诸葛亮正色道:“娘子,亮不是为了帮刘备得到天下而扶佐他的!我助他,只是为了中兴大汉,光复周礼!除了刘备,娘子觉得普天之下,还有哪个是更好的人选?”
黄硕撇撇嘴:“我只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只图一家人能安安乐乐的,心里装不下这样的大事!”
“不,娘子你不是一个平凡人!你真的很优秀!”诸葛亮双眼炯炯有神,神采飞扬的说道,“这些年,如果没有娘子走南闯北,暗中相助,亮一定更加艰难。也许根本就走不到今天这一步!能够得到娘子,是亮今生之最大幸。娘子,让我们夫妻同心,共同扶佐大汉,好不好?”说罢,他向黄硕伸出了双手。
这绝对不是自己想要的!黄硕好失望,不,是绝望!从来没有过的绝望!看看他的脸,又看看他的手,她苦笑着摇着头连连后退:“我累了。夫君身上的伤还没好,也好好休息吧。”说话间,两颗硕大的眼泪滚出眼眶,顺着脸颊滑然而落。
擦干脸上的泪,她木然的转身准备离开。
“娘子!娘子!”诸葛亮着了大急,掀开被子,挣扎着要起身。
黄硕在门口停住了,转过身来,平静的说道:“夫君没有猜错,大姐一家现在暂时被我安置在兰溪。大姐夫的情绪也已经稳定下来了。夫君不要担心他。”
怕蒯棋不配合,生出事端,黄硕让华信给他下了迷药。等他彻底清醒的时候,人已经在兰溪了。为此,蒯棋把自己一个人关在房间里,整整两天两夜不吃不喝。诸葛大姐母子俩也在门外跪求了两天两夜。最终,诸葛大姐因体力不支昏死过去。
黄硕见不过,命人强行将这母子俩抬下去医治。她隔着房门痛骂蒯棋,足足骂了一个多时辰。里面硬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黄硕着了大急,以为蒯棋在里面自绝于人民了。
不料,她正准备领着青松等人砸门冲进去的时候,门却自己开了。蒯棋从里面摇摇欲坠的晃了出来,脸色惨白得跟个鬼一样,冲她呲牙嗡嗡:“弟妹好口才。”说罢,身形一晃,也昏倒了。
那是饿的。一碗米汤水灌下去,这小样又砸巴着嘴巴醒过来了。他看到黄硕的第一句话就是:“弟妹大骂了一个多时辰,居然没有一句是重样的,佩服!”
诸葛大姐却熊抱着他嚎啕大哭:“你个死冤家,你就这样狠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