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2/4 页)
去俯察和布局。只有放在这样一个大局下,对大型运输机和直升机的统筹才是科学的。由于此次救灾行动不涉及对抗,故本文不探讨空中作战的其他内涵。
提高战略空运能力,不仅要多装备大型空中运输平台,还要特别注重开辟野战机场能力的提高。美、俄军队装备的大型运输机,都具有短距起降的优良性能,其军队也都具备快速开辟机降场地的能力。我们的空降兵部队非常重视单兵跳伞技术,但对开辟野战机场这一战略能力却相当忽略。汶川救灾行动表明,后者比前者要重要得多。中国空降兵此次在近5000米高度上盲投伞兵;创造了世界伞兵史上的奇迹,但是这一悲壮的事实也无意间露出了伞降型空降兵的软肋——过于受地形、气象和导航等条件的制约。如果加上现代化战争空中远程战机、巡航导弹威胁和地面密集防空火力及电磁信息对抗的背景,伞降型空降兵没有战役价值的推论更容易理解。笔者在专门的论述中已经证明了伞兵大规模使用是军事史上一次失败的创新,大编制伞兵部队是现代武装力量中的无效成分。此次救灾,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而机降不仅被历次战争实践证明是有效的,也是未来战争对地面部队机动的最基本要求。我们必须清楚,21世纪的战争是围绕资源来设计的,到境外争夺和保卫资源,是大国军队的基本使命。谁不明白这一点,谁就是在重演守株待兔和二战中法军在马其诺防线坐以待毙的故事。今天,粮食、原油、矿产、木材,几乎所有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无不疯狂飙升,英美等国争南极,俄美加等国试图瓜分北极,说到底都是在为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争夺未来的口粮。自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以来,掠夺和占有资源,就一直是战争的核心。未来这一核心不仅不会改变,还会更加突出。随着现代工业发展,先进国家对资源的消耗以空前的加速度进行,后发崛起的大国,也不可避免地需要大量资源支撑现代化进程。狼越来越多,肉越来越少,南北极的争夺已经再清楚不过地预示了新一轮的地理大发现已经开始,伴随而来的新型战争还用说吗? 。 想看书来
中国需要空中骑兵军团(3)
中国奉行和平外交政策,军队奉行防御战略。我们不会出去参与世界范围内的资源争夺,但保卫我们自己远海的资源权益不被掠夺,履行维护世界和平的使命,也需要拥有基本的远征能力。笔者早就呼吁,要对我军武装力量进行基本职能的划分。保卫本土不受地面入侵,只靠核力量和预备役部队、民兵即可以担负;我三大常备军种,一律应该进行“远征型”改造,变现在整体的传统陆军形态,为海空复合型新式军队。对于空军,远征能力主要是大区域的情报、通信及精确定位系统(这一般由卫星和预警机来完成)和加油机、海外飞行基地保障下的远程作战平台;对于海军,远征能力主要是由航空母舰集群来体现的,否则现代海军的防御和攻击能力无法超越陆基航空兵的航程;对于陆军,远征能力主要是指其跨越自然障碍的空中机动能力,一是战略空运(由大型运输机实现战略方向的整体大规模兵员、兵器的机动);二是战区的直接突击能力,这主要是由成建制的武装直升机部队来完成。
很显然,用这个标准来衡量,中国新型军队建设任重道远。
二、中国陆军需要成建制、成系统的现代化空中突击部队
此次救灾另一个让所有人都深感痛楚的地方,是直升机部队的数量和质量都不够。一些国内媒体称“中国还是一个直升机小国”,隐伏在这句话后面的直接注释是,我陆军的现代化程度还很低。
百余架直升机相对于10万平方公里的巨大地域和众多需要救助、安置的人员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但这已经是中国能够集中的最大数量了。灾区泥石流道路中断,人员前进困难,让直升机作用显得尤为突出。而由于直升机数量少,使大批乘火车和运输机到达灾区附近机场的救援人员无法直接飞抵灾区中心地带,不得不依靠双腿进行艰苦卓绝的强行军,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救援行动的及早展开。这也是现代战争中我们无法避免的场景:以前我们是用双腿和敌人的汽车轮子赛跑,未来我们还要用双腿和敌人的双翅赛跑。相比于美军在作战中几乎要多少直升机就有多少的情形,我们不能不心生焦急。而一架米…171直升机在后期救援行动中的失事,还暴露出现行直升机型号、性能单一的问题。显然,在地形复杂、气象恶劣的川北地区执行任务,需要装备地形匹配装置和能穿越雨雾的合成孔径雷达的特种直升机。
近20年来的现代局部战争已经明白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