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部分(第1/4 页)
瓤笕��⒑瓤煽诳衫郑��吕慈险嫫凡璧幕拐婷挥屑父鋈恕6际且恍┠昙痛蟮娜瞬藕炔琛>退滴颐羌野桑�郧拔壹颐扛鋈硕己炔瑁�上衷诰臀乙桓鋈撕龋�掀乓�劝卓���⒆釉蛞�纫�稀!�
雷国兵的话听起来确实有点道理,现在真正安静下来品茶的还真是不多。郭亮自己一天也难得喝一杯茶,柜子里的茶叶半年才会换一次,而且还是因为放置的时间久茶叶变坏了才换的,并不是喝完了。不过,据他所知,销量下降并不是所有茶厂都存在的现象,很多茶厂这几年的销售反而比以前的更好,利润更高。
郭亮说道:“你说的这个原因是有点道理,但也不全对。喝茶的比例相比之前是低了一下,但喝茶的总量未必减少了。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现在人们喝中高档茶的人数远远超过过去。茶叶市场的销售总额也一直在增加,茶叶销售的重量也许在一段时间里减少了一些,但交易的金钱数量却是稳步增加了,因为茶叶的价格增涨很快。”
雷国兵说道:“这个确实也是事实。可以说茶厂在两极分化,好的更好差的更差。我们厂很不幸的是属于更差的厂。”
对于雷国兵的自嘲,大家相对苦笑。
郭亮说道:“不说大环境,只说你们厂为什么会站在更差的行列里。”
雷国兵回答道:“因为缺乏资金,因为我们这里的商业氛围还不浓,很多思维还停留在过去计划经济的时代。……,具体对我们的蓉洱茶而言,就是对外宣传不够。如果注意一下电视、报纸、杂志,媒体上说到茶叶的时候言必称绿茶和乌龙茶,很少见到过有关我们这种黑茶的宣传。
即使有宣传黑茶的文章,那宣传的肯定是普洱茶。而不是我们的蓉洱茶。人们联想到的都是南方的黑茶。实际上我们蓉洱茶的质量和普洱茶的质量差不多,口感也接近。可是,若是南方的普洱茶和我们的蓉洱茶同时摆在货架上,即使我们的蓉洱茶价格低三分之一。顾客愿意买的往往还是普洱茶,对我们蓉洱茶不屑一顾。”
见郭亮听到仔细,雷国兵又说道:“我们双清县的蓉洱茶如此,隔壁金丰县的蓉洱茶也是如此。相对他们金丰县的茶厂而言,我们还有一个更不好的劣势,那就是我们这几年几乎没有对设备、厂房、工艺德国方面投资过。这些我们茶厂也理解,因为县里没钱,局里没钱。何况金丰县投资了不少钱,也没有收到预期回报呢。他们的效益只比我们好那么一点点而已,都属于难兄难弟。”
明显地。雷国兵的话充满了无奈,想埋怨林业局的领导不重视茶厂,又怕得罪林业局的领导。说的话左听有理右听也有理。
郭亮笑问道:“那你到底是希望上级投资还是不希望上级投资?”
这点无容置疑,雷国兵笑道:“当然是希望上级投资,越多越好。因为资金缺乏。我们无力购买新的加工设备,无法采取更加科学的新加工工艺。无论是初揉、渥堆、复揉、干燥都是几百年流传下来的老办法老工艺,加工的速度慢不说,茶叶的香味也比较淡。以前的老班子说我们这么做出来的茶叶好,香味虽然淡但醇正,质量更好。问题是现在买茶叶喝的顾客并不知道这一套,他们都以为香味越浓越好。只要不是人工添加的香味,顾客都会买香味浓的而不是香味淡的。
除了设备、工艺落后之外,我们的包装也很落伍,包装盒和包装纸都是几十年前的式样,一直没有改进。
我们迫切希望上级领导能给我们一些资金,让我们购置设备、改进工艺、改善包装。招聘技术高超的技师。只有这样,我们的蓉洱茶才可能走出困境。”
雷国兵的话前后有矛盾,但郭亮没有指出来。郭亮不是林业局局长,他不会越过茶厂的直接领导在这里进行表态,也不会在这里指手画脚地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他今天来这里调研主要是了解情况的。对于茶厂的经营,他最多从原则方面、大的方面笼统地说一些,绝对不会细化。
果然,邹松奇开始说话了,他笑着说道:“雷厂长这是在领导面前给我出难题啊。现在我们林业局是方方面面都缺钱,你这些建议相对应的需要几十上百万的钱吧?你就是把我们几个局领导全卖了也没有这么多钱。县里的情况你也清楚,不可能为了你们茶厂就下拨几百万下来。不过,我想郭县长一定帮我们想办法的。以前郭县长到水产局的时候,那是一个什么样子?结果没有多久的时间,水产局就大变样的,如果不是韩长江乱糟蹋,现在水产局有可能是我们全县算一算二的富裕单位。”话里掩饰不了那股淡淡的酸味。
郭亮问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