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第1/4 页)
虽然现在郭亮的权力不小于一个镇长的,但终究有点名不正言不顺,有时候还得考虑郑严庆和樊祥的情绪和面子,在其他人面前还得夹起尾巴做人。如果自己成了正式的镇长或镇党委书记,那就可以大刀阔斧地做自己的事了,独当一面更能做出成绩。现在梅山镇的交通已经大大改善,镇里的情况已经熟悉。下一步正是大展拳脚的时候。只要能瞄准一二个好的项目,梅山镇的财政就可能大为改观,实际上只要竹器厂上了正轨,煤矿涨价之后开始对外输送煤炭,那么梅山镇的好日子就来了。至少不会再垫在全县之尾,很多农民的生活水平就会随之提高。
想到这里,郭亮一下踌躇满志起来,对自己的仕途充满了无限的信心。他希望组织上能继续让他在梅山镇工作,但愿刚才他所说的“局限于梅山镇”不是其他意思。
肖国华见郭亮激动得脸部通红心道:这小子的涵养还是有点不够,还没听到被分到哪里就激动成这样了。
其实这是肖国华对郭亮太苛求了,不说是一个年轻人。就是一个官场老油子遇到这种意外之喜也难以自抑。
肖国华见郭亮好久都没有回答自己的话,再次问道:“怎么,没信心搞好今后的工作?”
郭亮这才回过神来,说道:“既然组织这么信任我,我一定努力完成领导交给我的任务,决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期望。也决不让肖书记失望。”因为激动,开始的声音有点大,但很快恢复了。
肖国华欣慰地笑道:“好,年轻人就要有这个闯劲,有这个信心。你现在还是副科级吧?”
郭亮点了点头。
肖国华说道:“按组织上的一般规律。你短期内升为科级干部确实不大可能。应该在副科级职务上干满二年才有可能提升。不过,组织上看好你,认为你符合破格提拔的条件,所以经过县委常委会讨论后,决定将你提拔为科级,让你在一个单位独当一面。对于你的提拔,我们这些领导是冒了风险的,希望你在新的岗位山戒骄戒躁,团结周围的同志,遇到什么问题多跟周围的同志商量,……”
郭亮眼睛睁得大大的,目不转睛地看着肖国华,似乎想从他脸上看出点什么来。他发现自己这次似乎并不是如自己所预想的在梅山镇当镇长或镇书记,似乎是将到一个新的单位:如果是继续留在梅山镇的话,你肖国华肯定不会让我和周围的人多商量,因为郑严庆是张春秋的人,和你肖国华是政敌。你让我和他多商量,能商量什么?难道把权力分给他们多一些你才高兴?
郭亮心道:“会不会我升一级而郑严庆调到其他地方去而新空降一名镇党委书记下来?因为这个新来的人对梅山镇的情况不了解,又是肖国华的亲信,所以要求自己多和对方商量?”
想到这里,郭亮说道:“肖书记请放心,我一定团结周围的同志,共同把工作做好。决不会自行其是。”
肖国华点了点头,说道:“我相信你。你一年多的表现有目共睹。虽然梅山镇现在的财政收入没有大幅度提高,但梅山镇的经济基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特别是硬件设施的改善是其他乡镇没法比的。这些可喜的变化里有你郭亮同志不少的心血。你说说,梅山镇今后朝哪方面注意,其财政收入就能大幅度提高?”
郭亮现在有点迷惘了,只知道自己可能升官,但到底是留在梅山镇还是调到其他单位却一无所知。他想了想说道:“梅山镇近期想一下子提高财政收入不太可能。……”
(感谢爱情★像根烟、书友10021108233360、书友100211082333603的打赏,感谢大眼鬼、czm100、灵猴、niu913、吹角连营、hcultraman、古武风等等书友的月票,感谢各位的订阅)(未完待续,)
第177章 (升为局长)
他想了想说道:“梅山镇近期想一下子提高财政收入不太可能。虽然路通了,但梅山镇没有特色产品,也就是没有与其他地方竞争的产品,无法从市场上获得利润。大家都知道,如果只让农民从田地里收割稻谷、棉花,永远是发不了财的,我们的财政收入永远也不可能提高。最大的可能,也是最好的办法就是兴办企业,搞农产品加工。或者尽可能将楠竹坳煤矿里的煤挖出来运输出去卖掉,这样才有可能带动一方经济。我的思路是抓好楠竹坳的楠竹深加工,办好秀营村的水泥企业,敦促楠竹坳煤矿开工,扶植镇里几家建筑企业。……”
肖国华边听边点头,趁郭亮低头喝水的机会,他满意地说道:“不错,能够张口就说出这些,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