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第3/4 页)
即天主教徒)大名之一,他在永禄五年(1562年)成为教徒,随即取号为宗麟(宗麟在拉丁文中意为“带来光明的人”),组织了全日本第一支铁砲军队,对外挡住了毛利氏强大的九州攻势,对内兼并了秋月氏、城井氏、高桥氏等豪族,一时间成为实至名归的北九州霸主。
当时大友氏最著名的将领就是户次鉴连。天文四年(1561年),毛利大军入侵北九州,攻陷了重镇门司城。大友义镇亲统大军前往争夺,战斗正酣时,鉴连所部八百名弓兵冒着被反击的危险,将卷有字条的箭矢如雨般射向敌人。毛利军打开字条一看,无一例外都写着:“户次伯耆守鉴连随时候教!”此后,无人不知户次鉴连的大名。
户次鉴连后来号为“麟伯轩道雪”,又受封为立花山城主,继承立花氏的苗字,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立花道雪。天正三年(1575年),他将城主之位让给年幼的独生女儿暗千代,自己退居二线(女性而为城主,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了)。六年后(1581年),同僚名将高桥绍运之子统虎入赘,就是赫赫有名的立花宗茂——高桥绍运和立花道雪经常统一作战,时称为“大友双璧”。
据说立花道雪壮年时曾在大树下躲雨,响雷落地,他以爱刀“千鸟”劈向雷光,结果被打得半身不遂,从此不能骑马,只好由亲兵抬舆,指挥作战。但这丝毫也不影响其战绩,平生经历大小三十七战,竟然无一失败,因此被人称为“雷神的化身”,又称“鬼道雪”,名刀“千鸟”也自此被称为“雷切”。
然而即便拥有这般名将,一样无法挽救大友氏衰败的命运。大友宗麟做人的准则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恃功自傲的家老田口藏人和佐伯惟教先后遭到流放,此外,宗麟也没有忘记曾经反对过他的叔父菊池义武,将其流放到对马岛。在这种雷霆手段之下,家族内部开始产生纷争,而成功后的大友宗麟,却象许多战国大名一样犯了贪享太平的毛病,不但沉溺于天主教,还爱好茶道,拥有十多种全国知名的茶器,据说连远在京都的足利义昭将军都产生了邀请他上洛的愿望。
就这样,天正六年(1578年)的“耳川合战”宣告了大友氏的末日将近,大友宗麟被南九州的岛津氏打得落花流水,连本领丰后都遭到侵入,遂向丰臣秀吉求救。丰臣秀吉正是打着帮助大友氏的旗号杀向九州,征伐桀骜不驯的岛津氏的。西海地区,徒起烽烟。
●肥前之熊
天正十四年(1586年)七月,关白丰臣秀吉以援救大友氏为藉口,调集大军进攻九州——因为这个时候,原本称霸北九州的大友氏已经被打得千疮百孔,眼看就要灭亡了。敢于挑战大友氏霸权的势力共有两个,先是龙造寺氏,然后是岛津氏。
先说龙造寺氏,这个家族自称出于藤原秀乡,不过可以查考的其先祖乃是九州豪族高木季纲,季纲的次男季家约在镰仓幕府初期得到了肥前国小津郡东乡内的龙造寺的地头职,从此就以龙造寺为苗字。战国时代,龙造寺氏从属于名门少贰氏——应仁、文明年间,北九州诸国守护,筑前是大内氏,筑后、丰前、丰后是大友氏,肥后是菊池氏,肥前是少贰氏和涉川氏。少贰氏一直与大内氏争战不休,势力逐渐衰弱。
天文五年(1536年),因为后藤氏、波多氏、龙造寺氏等肥前豪族纷纷倒向大内方,大内义隆遂挥师南下,顺利攻破少贰氏的主城棧�澹�俜∈系敝髯试�陨薄I俜∽试��佣�刑拥街�蠊�����攴芏泛缶硗林乩础F浼渖俜《�械玫搅肆�焖滤��椒旨业睦辖��焖录壹妫ǜ罩遥┖艽笮���人�匦抡疚冉鸥���焖录壹嬉簿退忱沓烧碌爻晌�抑兴蘩希�莆杖ㄊ啤�
少贰冬尚与大友氏结盟,以对抗大内势力,而正当他打得还算顺手的时候,家中却产生了分裂,重臣马场赖周愤恨龙造寺家族的专权,就引诱其一门出阵,退兵时于后袭击,把一家上下杀得几乎鸡犬不留——不过这是指龙造寺本家,分家的龙造寺家兼已经隐居去了,从而逃过了大劫。
马场赖周没有杀死龙造寺家兼,是他最大的失策,事变后仅两个月,家兼就在大内氏的暗中支持,和豪族锅岛清久的辅佐下,卷土重来,杀死马场赖周,收复旧领。随即他拥立龙造寺胤荣为新的家督,但同时又命令一个法号圆月的曾孙还俗,继承自己的水之江分家。他对这个十八岁的孩子寄予厚望——此子名为龙造寺胤信,后来受大内义隆赐字,改名龙造寺隆信,人称“肥前之熊”。
天文十六年(1547年),龙造寺胤荣去世,本家绝嗣,经众臣合议后,让受龙造寺家兼青眼看顾的隆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