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1/4 页)
�蟪晌�迅镜牟辉陟罕碇�小R勒照飧鲈�颍�九�亟谑辈还�跎嫒耸溃�姑挥欣吹眉跋硎芮啻旱奶鹈郏�阌苫�镜搅擞昙荆��箪罕砑拍�簧��晌讲腥讨良��
清代青城子《志异续编》中有这样的记载:一女子年轻守寡,后未再嫁。每当夜深人静,她将钱撒在地上,然后再一个个捡起来,等捡完了,人也累得筋疲力尽了,那时才得以躺下就寝。这就是古时寡妇对付漫长黑夜的办法。难耐的寂寞、吃人的礼教,让女性遭遇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折磨。
还有一则故事也讲述了守节之苦。
赵蓉江科举未及第时,曾在东城陆家做家庭教师。这家的主妇刚刚死了丈夫,儿子才7岁。一天晚上,赵蓉江正秉烛读书忽门外有人敲门。开门一看发现是这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进门后只是笑,也不说话。这事要放在一般人身上肯定明白女主人的意思,可偏偏这个赵蓉江是个道学先生,对女人的心思是一点也不知道。于是,他一再追问女主人有什么事。最后女主人也豁出去了,直接对赵蓉江说夜色正好,如不嫌弃可以共度良宵。赵蓉江听后一本正经地对女主人说:“妇珍名节,士重廉隅,稍不自爱,你失身,我失节。请你速归,须知人言可畏也!”
女主人听了这话还是不愿意走,赵蓉江就往外推她。女主人又进来,赵蓉江赶紧关门,一不小心却将女主人的两个手指头给夹住了。女主人大声呼痛,赵蓉江把门开了一个小缝,女主人急忙逃走了。
回到卧室后,女主人躺在床上越想越觉得没脸见人,心想我一个名门寡妇居然会干出这样的丑事?她越想越难过,越想越后悔,一狠心拔刀把自己的两个手指头剁了。女主人血流满地,当时就痛晕了过去。醒来后,她就将两个手指头沾上石灰保存了起来,想以此警告自己不可再生妄想。
第二天,赵蓉江就辞职回家了。若干年后,女主人的儿子中了进士,想到母亲守节一生,就向当局申请旌表。事情就是如此的巧合,赵蓉江正是该事的主管领导。女主人的儿子每次申请,每次都被驳回。儿子不解,回家问母亲。母亲就拿出一个小盒,让儿子交给赵蓉江。于是满心疑问的儿子拿着小盒子找到了赵蓉江。赵蓉江打开盒子看见里面有断指两枚,心中自然明了,于是旌表一事很快就审批通过了。
根据这个故事,可知女主人并非寻常粗鄙农妇,也是有一定家教有一定文化的。料想那时夜半叩门也是情不自禁,由此也可以看出守节不易。
清代中期戏曲作家沈起凤所作的《谐铎》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女人十七岁出嫁,十八岁守寡,丈夫死时留下一名遗腹子。此后一直守节到八十多岁,儿孙满堂。临终之前,妇人召集各辈媳妇,向她们诉说了自己年轻守寡守节时的艰辛与难忍,告诫她们守节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她还劝说她们如果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就不要守寡,早早找个人改嫁。想必这位节妇深知守寡的苦楚,她在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劝说后辈别守寡。她是开明的,那是因为她有开明的本钱,否则恐怕其真要被攻击得体无完肤了。
千百年来,女人们受尽各种凌辱和压迫,尤以贞操这副枷锁最是沉重。今天,尽管历史已经将这一页翻了过去,但那些尚屹立在大地上的一座座贞节牌坊,仍旧在诉说着一个个女人悲惨孤独的故事。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点颗守宫砂就守得住处女贞?(1)
在中国历史上,和愈演愈烈的贞操观念相联系的就是男子的处女嗜好。男人以占有女子的处女身为一大乐事,一旦女子失去童真,不论什么原因,都是永远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破烂货,永世不得翻身。
重视处女、嗜好处女的思想最早出现在《周易》中。《周易·渐卦》中提到女子出嫁时必须符合婚嫁的利益,循序渐进,不可在婚前有不正当的男女行为,否则就不吉利。《归妹卦》中也有处女贞思想的表露。尽管《周易》是间接地、模糊地提出了这个思想,但并未引起社会的充分重视。
秦汉以后,社会对女子婚前守贞的要求和男人对处女嗜好的心理一步步强化。史料记载我国从汉代起就有了处女*检查的事。汉成帝宠爱飞燕、合德两姐妹,后来还立飞燕为后。飞燕过去曾和别人私通,进宫的时候已经不是处女之身,知情者问她如何让皇帝相信她是处女,她说自己是用猪血蒙混过关的。可见,在那时处女贞已经在社会上引起了注意,但并未形成风尚。皇帝所宠爱的女子是不是处女并不影响皇帝对她们的宠爱。
在宋明之前,对女子贞节并不怎么重视,未婚女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