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页)
领导推荐推荐你,不过,这事还是村支书当家。希望你争取吧!
胖大嫂心想,请人家吃顿饭,可是大赚特赚了,心里如喝蜜一样甜,什么时候也没有这样高兴过。她感谢王海洋为她指点迷津,帮她出主意想办法走出困境。人常说智慧就是金钱,可能就这个理吧。王海洋临走时,胖大嫂有点热情过度,把剩下的菜馍包包要让他带着。王海洋理解她的心情,说什么都不带。对她说,穷是暂时的,相信日子会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只要多动动脑筋,想想办法,勤劳就能致富。胖大嫂微笑着说,谢谢你,多亏你帮助,俺一辈子忘不了你,你是俺的大恩人。
以后就按咱今天说的一步一步来实现,不久你家就不会这样困难了。
讲故事(1)
春节来临,村里人欢腾起来,杀猪、赶集、买年货、贴对联、放鞭炮等等,增强了节日的欢乐气氛。眨眼到了年三十,吃了年夜饭,人们都知道熬皮袄的风俗,所以都睡得很晚。有的在家里闲坐着聊天,东家长西家短,什么都聊,不讲语法逻辑和言辞,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轻松自由,一吐为快;有的聚在一起打打牌,喝喝闲酒;有的相互走走,串串门,以表示节日的喜庆。胖大嫂和何大萍来到李奶奶家,看到屋里坐满了村人,有说有笑,很热闹。屋里燃着煤火炉,炉火红彤彤的,烧得很旺,把屋里烤得暖融融的。靠后墙的大方桌上,放着一盏煤油灯,火红的灯头散发出橘红色的灯光和淡淡的暗青烟,照着人们喜气洋洋的面容。胖大嫂说,叫大婶讲讲熬皮袄是咋回事,中不?
中。人们齐声回答。
李奶奶乐呵呵地坐在方桌旁的罗圈椅上,何大萍坐在她身边的矮凳上,拽拽她的衣襟说,奶,快讲啊!
我给你讲了恁多故事,你还没听够?
何大萍龇牙笑笑说,我天天都爱听。
有个小男孩倚在母亲怀里,睁大圆溜溜的眼睛望着李奶奶说,奶,快讲。他的声音清脆响亮。
乖儿吔,奶讲,奶讲。李奶奶从前读过不少书籍,明白事理,是当地十里八村难找的聪明女人,村里人有什么不明白的事都来请教她,人们都把她当成了私塾先生,都很尊敬她。她讲起了为什么熬皮袄的故事。说古时候,孔子请人做了一件新皮袄,怕穿出去让弟子看了眼馋,心里不舒服,想放着,等过年时再穿。到了年三十夜,孔子想到了那件皮袄,就坐着不睡。到了第二天早上,他的学生来拜年,见他仍坐在木椅上,眼睛直直地盯住房顶,身上穿着新皮袄。弟子惊叹,觉得他像入了仙境,不敢近身。不一会儿,孔子慢慢低下头来,见眼前站着学生和家人,便故作惊讶,抖一抖身上的皮袄说,呵呵,我除夕夜久坐陪玉帝,玉帝赐给我一件皮袄。人们半信半疑。第二年除夕,许多人都学着孔子的样子,坐着熬皮袄,可什么也没得到。孔子风趣地说,是你们心不诚,感动不了玉帝。从此,人们年年除夕之夜都要熬夜,想得到一件漂亮的皮袄,更希望知道自己是否心诚。
这个故事讲完了,但屋里仍然静悄悄的,人们兴味未消,都想继续往下听。何大萍拽拽奶奶的衣襟说,为啥今晚都吃饺子呀?
对呀,讲讲。有人催促说。
李奶奶接着讲,可能有两个原因吧,一是因为饺子的味道鲜美。你看饺子里啥菜都能包容,油盐酱醋作料,葱姜辣椒鸡蛋肉,萝卜白菜芹菜韭菜,你想吃啥菜就包啥菜,想吃啥味就调啥味,这是其他饭菜代替不了的。二是图个吉利。从前买东西都是用黄金、白银打制成元宝买。饺子的形状像元宝,人们过年吃饺子,都想招财进宝,图个吉利。不过,这里边还真有个故事哩。从前有个皇帝吃饭特别挑剔,到年三十夜,他对厨师说,今年的年夜饭,要想办法给我搞出点新花样,要是搞不出来,我饶不了你们。厨师们犯愁了,世上就那么多菜,平时都想办法做过了,哪还有新花样?一个个都哭丧着脸,干着急没办法。有位大臣,对皇帝说,我家有一个厨子,做了梦,他说神仙教他怎么做饭了,要不叫他来做做?皇帝大喜,马上叫他进宫。那位厨子很害怕,不肯去。大臣说,你不去,皇帝马上叫你进监狱;你去了,我保你平安无事。大臣向厨子献了计,厨子硬着头皮进了皇宫。厨子让人买了很多蔬菜、山珍、海味,然后关起门,“砰砰啪啪”地准备起来。除夕夜晚,皇帝早早在餐桌旁等着品尝美味。很快,那位大臣手捧一碗热腾腾的饺子走进来了,说皇上,这就是臣为你准备的年夜饭。皇帝一看乐了,从没见过这样的饭,感到新鲜好奇,怎么像一碗小元宝,立刻眉开眼笑,便慌忙用筷子夹一个放嘴里一嚼,只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