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页)
白了,胖了,想必是城里的生活好,把儿子养壮了,心里美滋滋的,眯着眼微笑,说城里比家强吧?
何大军蹲下身子将脸盆里的毛巾对搓两把,往脸上一捂,扑噜扑噜洗着脸,然后轻轻一拧,站起来擦着脖颈、胳膊说,城里和咱家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上,差远了,没法比。
胖大嫂感到新鲜,急忙追问,咋个好法?
有高楼大厦、电灯电话、柏油马路、宾馆舞厅,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想吃啥就有啥,人家是过的天堂生活,咱没法比。
胖大嫂觉得儿子出去长见识了,说话还一套一套的,怪不得村里的年轻人都往城里跑,谁都愿意过好生活,以后有机会也去城里看看。她接着问,手艺学啥样呀?
中午我给你露一手,饱你口福,叫你连声叫好。
压井就在院里的柳树下,金色的阳光从碧绿的树叶缝里投下一片明暗的阴影,花花搭搭地落在胖大嫂和何大军身上。一股清凉的柔风悄悄刮来,吹得树叶摇头晃脑,沙沙作响,像蚕吃桑叶的声音。大军感到舒心凉爽。
胖大嫂搬个小木凳放在儿子身边,示意他坐下歇歇,说咱可不能忘了王海洋,让他也来尝尝你的手艺。
何大军没有坐,手里拿着毛巾,说我回来就是想请请他,和他聊聊,他是咱家的大恩人。当初不是他,我还在家苦熬着,咱家还得是老样子。
胖大嫂兴奋地说,王海洋考上重点大学啦,已经接着通知了,正好咱得祝贺祝贺。
何大军惊喜地说,真的,太好了,真没想到,这可是一步登天了。
今晌午咱做啥饭呢?
大军指着屋门口说,我把菜都买回来了,有作料,还有两瓶酒,杀只鸡就行了。
胖大嫂指着院里跑着的花公鸡说,就杀它。那只花公鸡穿一身黑、白、红、黄的花锦衣,顶着大红冠子,两条金黄腿悠闲地一前一后地迈着,撅着高高的花尾巴,好像张扬它的花彩衣。两只眼睛像两颗小小的圆宝石,瞪得圆溜溜的正在低头寻食呢。胖大嫂转身去厨房烧水,然后叫二军去喊王海洋和赵老师来家里吃饭。二军走了,她想到王海洋来不来还难说哩,他能理解我那一番苦心吗?如果他死脑筋,就会恼恨我一辈子,来不来就看他脑子转圈不转圈了。
何大军在院里逮住那只花公鸡,杀了鸡,将鸡子放在热水里一泡,三下五去二把鸡毛一拔,将一只又肥又大的花公鸡择得干干净净,白白亮亮,看上去肉囊囊的;然后一开膛,又将五脏一扒,一会儿把鸡收拾好了,只等下锅了。
中午,何大军做了满满一桌子菜,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只红烧鸡,红中透白,格外鲜艳,闻着香喷喷的很诱人。王海洋、赵老师、何大军、胖大嫂都围桌而坐。胖大嫂抬手向后理一下遮在脸前的短发,挂在耳后,高兴地说,感谢王老师为大军找了好工作,学会了手艺,今晌午就是大军为咱开的洋荤。她的话音不但响亮,而且甜蜜蜜的。
何大军打开白酒瓶,倒在了又光又亮的白瓷壶里,为诸位倒着酒说,我在城里待了几个月,确实长了见识,接触到很多人。人家都风风光光的,活得潇洒,日子过得舒心,都有做生意的本事,都比咱强。我在那里比家强百倍,吃得好,住得好,还学会了厨师技术,每月拿千把块钱,比上城里的大干部了,这好事到哪儿找去?这不全托王老师的福嘛。
请客(2)
王海洋笑盈盈地看着大军说,别喊我老师了,这帽子叫人毫不留情地摁着头皮摘了。说这话时,赵老师和胖大嫂低头偷笑。
何大军忙改口说,现在是大学生了,要那个小帽弄啥。
王海洋说,好好干,将来当个好厨师,比什么都强。帮帮家,把房子盖起来,娶个好老婆。
何大军端起酒杯为赵老师和王海洋碰杯,并举杯畅饮。然后放杯斟酒,用筷子指着桌子上的菜说,人家城里人起个菜名都是稀奇的,新鲜的,这一盘叫腰子装大肠,免荤,其实就是凉拌豆角;这一盘叫爆炒甜辣椒,其实就是红枣切成片爆炒,样子像辣椒;这一盘叫黄宝石,其实就是油炸鸡蛋;这一盘叫金银丁,其实就是油炸麻辣豆腐。这盆是空心面条,就是把冰糖擀进面条里,面条煮熟后,裹在里边的冰糖化了,就成了空心面条。真正难做的是这只红烧鸡,是经过油后,再用二十多种名贵中药材当作料,小火慢炖烧成。说着何大军用筷子轻轻一挑,肉骨自然分离。这时候,王海洋和赵老师各夹一筷,放进嘴里品尝,肉质嫩而不腻,松软可口。何大军接着说,三伏天放三天不招蚊蝇,不变味,没人不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