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4/4 页)
拳之后就算入了门,后面就是一些推手、单式、功力、技击等等的功力训练。
当年我一听这玩意就头大,实在不像是人练的东西,再说名师难寻,求大师也不像这块料,也就搁了下来。
现在旧事重提,阿东愿意教,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个人喜欢实战的,貌似应该从推手练起。
“你练推手干嘛?推手是那些练到深处的高手们磨练实战用的,功夫不到,那就是个花架子。”阿东又开始训话,“要说实战,你已经不用再入门了,只要日后慢慢磨练就好。咱们现在练太极,为的是让你寻气路,壮生机,把你那可怜的真气锻炼出来。”
这样啊,我大失所望,看来又要同那些老头老太为伍,养生延年了。
这些天的药补兼练气,让我体内终于有了那么一丝微弱的真气,来回的游走。阿东让我领着这股真气,试着在打拳的同时,尽量意到气到,含而不发。
这么做的结果就是,我经常动作僵硬,把以前的家传拳发力方法给带了进来,弄得不伦不类,其外在表现形式就是虎虎生风的乱打,两个字——难看。
我是不在乎,反正江上风大,这时候也没人上甲板,每人看见也就算不上丑陋。再说了,阿东自己也说了,招式如何并不需要挂心,关键是要体会到气走诸脉,挥洒自如的感觉。
不过阿东说他对我的动作是惨不忍睹,已经到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地步,他老人家实在受不了,先去精神深处闭关去也。
不看就不看,nnd,老子还不在乎捏。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内气在打拳时候被驱动的快感,那一丝热气运转不休,从丹田循着各脉再到发力各处,渐渐的由快到慢,由弱转强。
练到此时,我反而没有了一开始的火气,那种一出拳就要分出胜负生死的完全消失,动作渐渐的飘逸自如,但是其中蕴含的力道却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是如何之大。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这种感觉很奇妙,仿如就像太极拳经上讲的那种“中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