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部分(第4/4 页)
制度轮换。瑞元元年的内阁大臣,全部都致仕了,他们之中的绝大部分人都进入到皇家理论研究院,或者是进入国子监、皇家海军学院、陆军学院和炮兵学院等等,在这些地方授课,或者是著书立说。
皇上每年都要召集致仕的三品以上的官员,与这些官员在京城聚会,一起吃饭,拉拉家常。回忆以前征伐厮杀的日子,瑞元元年内阁大臣之中,原内阁次辅周延儒,内阁大臣熊文灿、甘学阔、文震亨等人,都相继去世了,资格最老的郑锦宏和杨廷舒等人,也都进入到老年了,瑞元十年继任的内阁大臣。算起来年纪也不小了。
今年是瑞元二十年,按照规矩来说。内阁大臣又要调整了。
不过一直到年底的时候,没有出现任何的动静,这不禁引发些许的猜疑。
郑勋睿尚不到五十岁,看上去更是年轻。
穿越快三十五年时间,做出来的事情,郑勋睿自身都不敢想象。遗憾的是,跟随在他身边的振兴这个大明王朝的很多人,都已经故去了。
按照规矩来说,郑勋睿是必须要调整内阁人选了,其实候选人早就确定下来。但他迟迟没有行动,也算是行使了皇上的特权。
这倒不是郑勋睿不想调整,而是他在冥冥之中有了一些预感,那个已经模糊、早就想不起来的几百年之后的时代,仿佛在召唤他,临近春节的时候,好几次做梦都梦见了,醒来的时候感觉是那么的清晰真实,以至于郑勋睿都有些恍惚了。
郑勋睿知道,这是自己大限将至的征兆。
前世加上穿越的时间,算起来郑勋睿足足活了九十多岁,足够了,特别是穿越之后,更是建立起来常人难以想象的功勋,大明王朝的资本社会萌芽早就出现,已经进入到逐渐发展的轨道,而郑勋睿依靠皇家政策理论研究院,总结了大量商贸发展方面的经验,用来制约资本发展过程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当然很多的事情,郑勋睿不可能考虑那么的细致,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和矛盾都会出现,那些不需要他郑勋睿来考虑了,需要他的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