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4 页)
请去,让他一通吹牛,吹得客人们晕头转向。王翰遇到这样的知音,当然也是感激涕零,常常在酒席间为张市长献上劲舞一曲,赢得座客满堂喝彩。
张嘉贞虽然赏识王翰,却没有能力推荐王翰入官。后来宰相张说犯事,被贬到岳阳、北京等地做了几年地方官以后,因了苏颋的几句好话,被调到太原做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接替张嘉贞的职务(太原是唐朝发迹之地,所以并州长史是非常重要的官职)。张说应该对当年搞排行榜的王翰印象很深刻,所以待小王比张嘉贞更好。再后来,张说调任国防部长并再度入相,顺手就把王翰提拔了。张说先是把王翰从八品的昌乐县公安局长调到京城里做秘书省正字,又提升为五品的驾部员外郎。张说主政那几年,王翰升官倒是挺快,可是改不了他那白眼瞧人的臭脾气,终究还是一个万人厌。所以张说一从宰相的位置上退下,王翰就被赶出京城,到汝州做长史,再后来更是被调到仙州任别驾。总之,没有了张说的扶持,王翰的官是越做越小、做官的地方也越来越荒僻。王翰心气高傲,何曾受过这样的鸟气?于是连日常事务也懒得管了,天天带着一帮水老倌喝酒、打猎。中央政府见王翰不上进,干脆再把他贬到更远的道州做司马。最后,他就死在那里了。
在做官方面,估计王翰跟李白难兄难弟,吹的本事比做的本事大得多。但作为一个诗人来说,王翰倒也无愧于他整的那个排行榜,光是一首 《凉州词》 就够他扬名立万了。人们评论王翰的诗“风华流丽”,要没有自信加狂妄的个性,一般人是写不出来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一个循规蹈矩的人,绝对不可能写出如此达观而又豪放的诗。所以张怀瓘把他称为“朝端英秀,词场雄伯”,张说也把他的文章比喻为“琼林玉斝”。诗人祖咏、杜华曾经做过王翰的跟班小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杜华的母亲甚至说:“我听说孟母三迁,就是为了给儿子找个好邻居。我现在也想在王翰居住的小区里买套房子,让你跟王翰做邻居,这样我就放心了。”后来的诗圣杜甫,也以“王翰愿卜邻”而感到无比荣幸。更早一些的季雅先生,曾经花1100两银子的超高价钱在吕僧珍隔壁买了一所房,自己说是“百金买房,千金买邻”。所以,蛀书要是开发房地产的话,一定把最好的房子免费送给王翰住,这样得到的效应,比在报纸上做几个通栏广告强多了,呵呵。
只是跟这样一个狂人做邻居,自己首先得有两把刷子才行,不然就是自取其辱、生不如死了。
如此说来,名人效应也是一把双刃剑呀,功力不够深厚者不要轻易玩,免得伤了自己。
。 想看书来
王之涣:最早的歌曲排行榜冠军得主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绛州(今山西绛县)人,与叔伯兄弟王之咸、王之贲,都是当时文坛响当当的人物。
王之涣小时候也是个问题少年,天天跟着长安的###们鬼混,不是喝花酒就是飙歌,腰间还挂着一口宝剑。不知道京兆尹干什么吃的,这么多不良少年手执凶器在街上瞎逛都管束不住。后来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王之涣突然间跟这帮损友们说拜拜了,天天琢磨写诗投稿的事儿,经过十年努力,居然成了一位一流作家。相传他的每一首诗刚刚写成,马上就有音乐家拿去谱上曲,到处传唱。有本事的人难免会有些轻狂,王之涣也不例外。他跟李诗仙一样,不屑于参加进士考试,老想着一步登天的好事。混了好久,总算经人推荐当上了衡水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其间,王之涣走了一次桃花运。他的上司衡水县令李涤非常赏识他的才华,将自己最喜欢的三女儿许配给这位三十五岁的老光棍为继室。饶是这样,王之涣还是没干几天就辞了,专心写诗喝酒。后来可能是没有收入来源,他又屈尊当了一任文安县公安局长。
王之涣自视甚高,想做个官却受尽了鸟气。还好,这哥们儿官场失意却文场得意。话说有一天下着小雪,王之涣跟高适、王昌龄来到著名的旗亭酒店喝酒,正觉得闷,突然来了一帮花枝招展的女歌星。王昌龄号称“诗家夫子”,对自己的手段相当自信,于是提议说:“咱们哥仨是当今名气最大的几个诗人,可是一直没法分出高下来。今天搞个诗歌排行榜吧,咱们来听那几个漂亮妞儿唱歌,谁的诗被唱的次数多谁第一,如何?”于是哥仨静静地听了起来。第一个出场的歌星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