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第3/4 页)
,在小县城能开上大几十万的好车的人,那背景在这小县城里绝对不一般。
只要他们不傻,就不会因为这点小事情,冲了这些开好车的眉头,平白无故招来一顿骂,或者不自在。
人之常情都知道,公平什么的,那是要放在电视上的。
李牧的家乡小县城也是如此,所以他也没有纠结大切是否悬挂牌照,直接大摇大摆的在小县城的中心马路上行驶,倒也没有一个人前来拦住他。
正如,买车时,销售经理所说的那样,开着这辆车,不挂牌照,只要不出小县城,不碰到严、打什么,平常开,没人会管。
出了小县城的中心,李牧开着大切一路向着老家的村落而去,当然在这期间,他也将放在空间里的青瓷小罐全都取了出来。
除了这些专门带给父母的珍品中药粉,他在买完大切后,还专门去了一趟小县城里最大的一家购物超市,又买了一些其他的东西,装了满满的一车。
老家所在的村落不大,近几年因为开发的事情,不管是李牧他们村,还是周边几个村落,都在疯狂的盖房,有能力的拆了盖好几层,没能力的,就直接在老房子上接成楼。
为的,就是想要把握住这唯一的一次机会,能够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用最笨的办法,希望弄够换来最好的回报。
这样一来,疯狂的建设,让李牧老家所在的这个村落的街道,变得有些狭窄,有些不好走了。
农村就是这样吧,盖房子的时候,因为自家庄户不方正的原因,总是要想办法摆方正了。
又因为不愿意吃亏。
最后就会侵占到公共街道,让原本还宽敞的街道,变得有些拥挤了。
说这些,也都是没有用的,如果李牧还是以前的那样,他也一定会像这些乡亲们一样,将家里的房子改成楼房,好在开发的时候,能够获得更多的赔偿。
这都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要知道,信息的不对称,让农民没有更多的获得财富的方法,唯有这种,最直接,也最有效的办法,是他们能够找到的快速改善生活的办法。
进了村,虽然离上次回家也没有多少日子,但是村里的变化也是不少,村里哪个叔伯家在盖房子,那个婶家也是在接楼。
在老家的路上,总是能碰到一些老辈的乡亲,作为小辈,李牧也是要驻车打声招唿的。
上次回家,全村的乡亲便都传开了,李家的大小子,李牧在外面挣钱了,人家父母过年的时候都没在家过,而是去了南方。
一路小心翼翼,不知道过了多久之后,李牧终于将大切开到了自家门口。
听到母亲正在喂小鸡的声音。(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五章 这就是家的感觉吧。
“妈,我回来了。”
下车准备开大门的李牧,也同时冲着院落里叫了一声,刚刚他可是听到老妈喂小鸡的‘咯,咯咯。’声。
推开大门。
在农村,大门即使关着,也是不会上锁的,不会像城里那样,出门就要锁门,让左邻右舍产生距离感。
这也是农村的好处吧,即使不锁大门就出门,左邻右舍的近邻,也会下意识的帮忙照看一下。
听到喊声,李母手里端着谷子向着大门处走了过来,看到正推大门的李牧,立马笑着说道:“臭小子,怎么有时间回来?”
接着脸色一紧张。
“是不是生意上出事了,放心,你给爸妈的钱,爸妈都给你存着呢,一分也没动。”
推开大门的李牧,听到老妈充满危机感的担心,轻抚额头,心中却是很暖,不过,还是埋怨道:“老妈,您就不能盼您儿子点好,就不行是您儿子特意回来看看您和我爸的啊。”
“你这臭小子。”说着,李母就给了李牧一下,笑打道:“妈这不是担心你吗,再说,现在你们这些小年轻的,哪个喜欢在家里待着,全都跟长了翅膀一样,恨不得飞到天边去。”
人老了,岁数大了,话,也总是喜欢多一些。
“你看,咱们村东头的哪个谁,你那个大伯家的小子,不就是一出去好几年,一年也没回来过,这刚过完年还没有多长时间,你就回来了,能不让妈瞎想吗?”
“老妈。”李牧跨上母亲的臂弯说道:“您儿子我呢,生意上的事情,您就别操心了,您啊,就和我爸好好的就行了,我就是想回来看看您,在家歇一段时间,过段时间,我要出远门的,您看,我还给您和我爸带了好多补品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