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页)
光绪虽决定变法,但对变法当如何实施,却并不清楚。作为政治家,长期生活在慈禧羽翼下的光绪又很不成熟。1898年6月16日是光绪第一次接见康有为,可光绪的变法之心在此之前就下定了。没有哪个成熟的政治家在对将变之法、变法之人还不甚了解时就决意变法的。
光绪和康有为一谈就是两个小时,此事不出所料,成了当时紫禁城里的一大新闻。维新派得知后士气大振,保守派得知后忧心忡忡。刑部上书廖寿恒建议光绪封康有为五品卿衔,在荣禄的厉声反对下,未能如愿。最后光绪只给康有为一个〃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的六品官职。
◇。◇欢◇迎访◇问◇
第49节:三 无奈,展不开的雄图大志(3)
〃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级别虽低,却有一个好处……〃专折奏事〃。当上这个官,康有为有什么心思,即可以写在折子里,直接交给光绪。况且,在6月16日的长谈中,光绪还特别嘱咐康有为,以后有什么想说的,只需呈上折子。半个月后,光绪又给了梁启超一个六品官〃办理译书局事务〃。
康有为曾建议光绪,要变法,必要洗涤朝堂的旧朽之气,而要洗涤朝堂旧朽之气,于治本而言,则需从改变人才选拔方式入手,即改八股。用康有为的话说,学八股的人〃不读秦汉以后之书,不考地球各国之事,然可以通籍累致大官〃,导致〃群臣济济,却无以任事受者〃。在那次谈话时,康有为已试探了光绪对废八股的看法,他直截了当地问:〃八股能不能废。〃光绪清楚地回答:〃能。〃康有为还特地提醒光绪,若真的要废八股,则直接下诏宣布,无须交予相关部门讨论,否则,废八股计划定将流产。
康有为一早就拟好了废八股的折子,他将折子交由支持变法的山东道监察史宋伯鲁,要他代自己呈上。
光绪见到折子,心下大喜,当即宣布废除八股。保守派大臣闻言,无不大惊失色,忙赶过来要光绪三思,其中尤以大臣刚毅的反应最激烈。光绪生气了,将刚毅大骂一通,可反对废八股的折子还是如雪片一般飞到光绪案前。
宋伯鲁见光绪犹豫不决,便急了起来,和杨深秀一起参劾起保守派大臣。废八股的争执顿时升华成派系之争。宋伯鲁狠参了礼部尚书许应骥,说他昏聩狂妄,守旧迂腐,阻挠新政。光绪要许应骥将自己的问题讲清楚,一肚子怒火的许应骥又避重就轻,反参了康有为一本。御史文悌哭哭啼啼地在保守派大臣间征集签名,打算集合群力复办八股。康有为建议光绪,对那些敢违背定国是诏的大臣,以〃莠言乱政〃问罪。光绪不敢杀文悌,遂降了他的职,以儆效尤。
光绪顶着保守派的攻击颁下废八股的诏书,而慈禧对此却没有多大反映,她倒是要看看光绪能玩出什么花样。若光绪新政做得好,她支持,威望大涨,反正她已经捏住了兵权和任免高级大臣的权力。若光绪的新政办得糟,她又可以以〃收拾残局〃的姿态出来主持大局,更好地巩固权力。
俗话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八股一端接着富贵荣华,俗话又说〃百无一用是书生〃,那将光阴倾在八股上的读书人,没了八股就断了生路。八股诏书一落,举国哗然,用梁启超的话说 〃海内有志之士读诏书皆酌酒相庆,以为去千年愚民之弊,为维新第一大事……愚陋守旧之徒,骤失所业,恨康有为特甚。〃直隶的旧式书生集结一起,守在康有为常经过的路上,一见康有为,便围上去对其一通好打。更有甚者,甚至威胁要康有为的小命。
→虹→桥→书→吧→。
第50节:三 无奈,展不开的雄图大志(4)
康有为并没有为这些威胁吓倒,他把八股之废当作维新派的一个胜利。而废八股引起的喧嚣还未平息,他就在6月19日,展开了变法的第二步,上折请开制度局。
康有为一向以为,中国的变法,要效仿日本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中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在宫中开制度局,选天下通才若干人进入局中,对所有政事、制度进行商定,斟酌旧制,考察新政。在折子里,康有为向光绪指出,制度局将成为议决政事的机构,所有关于新政的折子,都要在制度局评议后,再交给各行政机构。与此同时,制度局还要〃议宪法〃,康有为把制度局当作一个向议会制度过渡的机构,改变清朝政治的第一步,借开制度局开启中国的资本主义制度。这是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的一大区别。
光绪未必多了解议会,但他也本能地感觉到开制度局是个不亚于废八股的大事。实际上,早在1898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