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2/4 页)
意慷慨解囊,协助皇上,扬我国威。”说完,她将身上头上的首饰尽数摘下,扔进箱子。
道光帝赞叹道:“好,好一个皇后,朕才提了一次,你就把事儿办起来了,真不愧为一国之母,万民的表率。”太后看了皇帝一眼,脸上一阵红一阵青,转头吩咐道:“张一德,把今儿收到的贺礼点算一下,全部交给皇后带走,筹备军饷是好事,哀家一定会全力配合的。”
等回到慈宁宫,太后这才拍案而起:“这个皇后,存心想跟哀家过不去。”景珍从一德手里接过茶,放到太后面前,说:“老佛爷您消消气,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毕竟人家是皇后。”太后又道:“皇后怎么啦?又不是从大清门正经八百抬进来的,在哀家眼里她永远只是个妾,妾在紫禁城是没有位置的。”
景珍低下头并不说话,太后觉察到自己失言,一把握住她的手:“哀家不是说你,你跟她不一样,起码你还知道分寸。”景珍忙说:“臣妾不敢,臣妾只是为老佛爷担心,此刻皇上春秋鼎盛,皇后娘娘自然不敢过于嚣张,可是万一皇上百年之后,她的四阿哥当了皇上……”
太后说道:“你也太杞人忧天了,你觉得哀家会活得比皇上长吗?即使是,她的儿子能不能当皇帝也还是未知数,你想想,咱们大清国自太祖以来立长的多,还是立贤的多?”
景珍数道:“顺治爷排行第九,康熙爷排行第三,雍正爷、乾隆爷都排行第四。”太后说道:“所以,你的六阿哥也是有机会的。”景珍忙说:“臣妾不敢这么想。”
太后说道:“你可以这么想,在哀家面前,你大可不必掩饰自己的欲望,你以为哀家不知道你帮哀家做寿的目的是什么吗?”景珍连忙跪下:“老佛爷……”太后道:“起来起来,哀家没有怪你的意思,人在后宫里生存,为自己打算是对的,关键要学会投鼠忌器,哀家在后宫里风风雨雨几十年,不能说所向披靡,也算得上身经百战,所以哀家宁可在身边安一匹听话的狼,也不愿意要一头剑拔弩张的羊,你明白吗?”
景珍说道:“可是皇后娘娘在后宫的势力这么大,皇上又很听她的话,就算六阿哥比四阿哥强,臣妾怕……”太后说道:“这就要看你怎么说,怎么做,谁去说,谁去做,里面的学问大着呢——”太后轻轻地拍了拍景珍的肩膀,露出了一丝深不可测的笑容。
。 想看书来
第十八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2)
太后去乾清宫的时候皇帝正批阅着奏章,长安在一边给他打扇。太后摇了摇指头没让长安出声,自己接过长安手中的扇子,给道光帝扇起来。好一会儿,道光帝说道:“李长安,磨墨——”太后放下扇子给道光帝磨墨,道光帝一看那手,顿时抬起头来:“儿臣该死,不知皇额娘驾到——”他刚欲行礼,被太后按到椅子上。“坐下坐下,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皇上小时候读书,不都是哀家陪着打扇磨墨吗?难不成长大了,咱们娘儿俩就生疏了?”
道光帝一笑:“怎么会呢?朕可是皇额娘一手带大的。”太后点头:“是啊,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哀家还记得孝淑皇后去世时,皇上还不满周岁,先帝把皇上抱给哀家抚养,哀家肩上就像挑了千斤重担似的,可是苦在其中,也乐在其中,因为有了皇上,这寂寞的后宫才有了一丝丝人气……”
道光帝不由得问道:“皇额娘今儿怎么这么多感触?”太后叹道:“可能人老了,就总爱想着过去吧,皇上,昨儿夜里哀家梦到先帝了——”道光帝疑惑道:“哦?先帝跟皇额娘说什么了吗?”太后说道,“先帝要哀家提醒皇上立嗣。”道光帝仍是疑惑,太后说道:“皇上想,先帝当年最大的遗憾是什么?还不是他突然驾崩,没有留下遗诏。那会儿要不是哀家当机立断,力保你当皇上,你那几个兄弟还不知道要闹成什么样。如今你虽然年轻,儿子们也孝顺,可是为了避免同室操戈,兄弟相残,还是早作准备为好。”
道光帝不由得点头:“皇额娘说得很有道理,待朕和王公大臣们商议之后,立刻发诏,封奕裕��侍�印!碧�缶�溃骸稗仍}?皇上太不公平了吧?”道光帝问道:“皇额娘何出此言?”太后说道:“四阿哥虽然是嫡出长子,可是论性格,讲才华,没有一点比得上他弟弟的。”
道光帝说:“这个朕也知道,只是六阿哥奕䜣是庶出,要立他的话,儿臣怕大臣们会有意见。”太后看了道光帝一眼,淡然一笑:“其实都是哀家的孙子,哀家也不想偏袒谁,只是希望皇上能给他们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道光帝问道:“皇额娘的意思是——”
太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