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页)
她们现在所走的是条不算太宽的小路,路两旁都是双层楼房,不知道里面是做什么的。虽然是这样的结构,可苏蔓并不觉得这格局有些逼仄,因为这座宫殿的建筑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特色,那就是回廊。回廊并不像中国古代的建筑那样是构筑在建筑外围的,而是本身就是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回廊的棚顶就是二楼房间的地板。
两人走过这段小路后,就来到了一个不大的小庭院里,庭院四周是围了一圈的二层小楼,和刚才看到的那两排是连成一体的。伊斯拉告诉苏蔓,这里就是她今后要一直居住的地方。
苏蔓要住的地方不如她所想的,是独立的房间,而是一个能睡十二人的“集体宿舍”。房间内有两排通铺,中间是狭窄的过道。在没有窗子的那侧,伊斯拉拍着守着门口的位置告诉苏蔓,这是她睡觉的地方。
苏蔓嫌弃地看看这居住条件,有想要转身离去的冲动。
u像她想象的那样是可以一个人居住的房间,而是个能睡四人的“集体宿舍”。四张床头顶在没有窗子的那侧,伊斯拉拍着守着门口的位置告诉苏蔓,这是她睡觉的地方。
苏蔓嫌弃地看看这居住条件,有想要转身离去的冲动。
时近正午,伊斯拉又领着苏蔓去了厨房,取了五六个盛满食物的盘子,用大银托盘装着端到了宿舍所在那栋楼的一间小厅内。
小厅里的墙有两个半房间那么高,窗户建在很高的位置,所以室内光线有些暗,但还是可以看清室内陈设的。小厅内靠墙摆了一圈类似沙发的东西,说是沙发有点不恰当,因为这圈可以坐的东西既没有沙发腿,又没有沙发扶手,只是铺了两层的长方形海面坐垫罢了,贴着墙面还有相同大小和样式的海面靠背。苏蔓觉得,坐在上面一定很不舒服,因为太矮了,腿没地方放。
小厅里已经有人在了,大家或盘腿或侧坐在地毯上,有说有笑地吃着食物。伊斯拉也将托盘里的食物放到地毯上吃了起来。
同苏蔓被囚禁的那段日子吃到的东西差不多,这顿午餐也是以肉食为主的。在她的托盘里,放着一罐炖牛肉,一旁配着一块厚厚的发面饼,外加一杯热气腾腾的红茶。苏蔓是肉食动物,只要是肉,她就能做到来者不拒,这顿饭吃得很开心。
吃饭期间,其他人看到陌生的苏蔓,便热情地同她打着招呼,伊斯拉也就顺势将她介绍给了大家。关于苏蔓的姓名,伊斯拉其实有点不大习惯,因为发音实在是同这座宫殿的主人名字太相似了,以至于她有种在直呼自己雇主名字的感觉,苏蔓自己也因此不想被人这样称呼,她主动提出让对方称呼自己“苏”就行了。因为达成了共识,所以伊斯拉向人介绍苏蔓的时候就只说她叫苏。
说到姓名,苏蔓便想起来问伊斯拉是她的姓还是名,因为她只简单说了自己叫伊斯拉而已,苏蔓甚至都判断不出这是姓还是名。吃完饭她俩把托盘送回厨房的路上,苏蔓便问起这件事来。出乎苏蔓意料的是,伊斯拉没有什么需要隐瞒的地方,她坦然地告诉苏蔓,伊斯拉是她的名字,姓氏是阿尔达,之所以只说了名字,是因为土耳其人的一个历史传统。
土耳其人的名字听起来很西化,却是实打实的东方式结构,也就是姓在前,名在后的。而且在古代,他们是连姓氏都没有,有的只是自己的名字,加上父亲的名字,祖父的名字,甚至加到曾祖父的名字,这样组成了一个人的名字。这种传统一直持续到了上个世纪,直到那位推翻了帝制的总统,名叫凯末尔的仁兄开创了土耳其人有姓氏的历史先河。
不过小小的尴尬出现了,在土耳其国内大家都是姓前名后,可拿到国际上,就要按照惯例反过来说了。听那些有过旅欧旅美经历的人的自我介绍,根本无从分辨他所说的哪个才是名字。因此,土耳其人就沿用了一直以来的习惯,只说名字,不说姓氏。
这倒是个不错的旅游见闻,苏蔓心里想着。
下午的活计主要就是打扫房间。伊斯拉带着苏蔓离开了这座庭院,往宫殿更深处走过去,眼前又出现一座更大的庭院。
庭院中央有座漂亮的喷水池,很传统的那种,上面没有什么人物雕塑。喷水池占地面积相对整个庭院来说不算太大,却能散发出阵阵凉意,让感觉有些闷热的苏蔓为之一振。不过她没能在那里多停留片刻,伊斯拉已经走向一栋楼内了。
苏蔓要服侍的那位克洛伊,在楼中有四个房间。一间客厅,一间卧室,一间作了储物间,一间是两位贴身侍女的住处。客厅面积很大,约四十多平米,还带了个隐秘式的卫生间。苏蔓遵照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