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第3/4 页)
她,想来咱们大唐也不会再有这般精致容貌的女子了。”宇文贤妃仔细打量升平一眼,回答道。
“这么瘦弱,连太子殿下宠幸的三夜也挨不过吧?所以皇子们娶妃注定不能是汉人,身子太弱,未来连大唐皇嗣都无法生育,怎么在后宫立足呢?”拓跋贵妃言有所指,眼睛瞟了瞟身后的莫淑妃。
“毕竟皇上是北族人,后宫自然应以北族女子为先。”宇文贤妃虽不像贵妃那边厌恶南人,却也只从北人角度思虑宫事。
“汉女做藤妾还可以,日来消遣,夜来暖床,做什么太子妃呢?”拓跋贵妃冷哼一声。
“姐姐,莫要失言被她听了去。”宇文贤妃劝阻。
“放心,这个南人太子妃不懂北语。”拓跋贵妃并不以为然。
“她不懂北语?她母家好像是独孤氏……”宇文贤妃觉得升平一动不动似是听不懂北语,但按母系来说,她理所应当知道她们在谈论什么。
于是宇文贤妃突然转过身,用生硬的汉语说道:“你,会说北语吗?”
升平立即低头收敛眉目,以最纯正的北语说道:“会,不禁会说,而且会写。”
拓跋贵妃果然惊住,与宇文贤妃互相对视一眼尴尬不已,宇文贤妃微微一笑:“姐姐,她想必是在嘲讽咱们吧。“
拓跋贵妃闻言脸色一变,指着升平的鼻尖质问:“你会北语为何不直说?何以看我们出丑?”
升平静静抬起头盯住拓跋贵妃略有些松弛的脸,拓跋氏被她犀利的目光逼退了两步,直到宇文贤妃察觉升平气势也昂起头,升平方才扯动嘴角柔声回答:“两位贵妃贤妃娘娘不曾问本宫,本宫当然也不必说。”
升平一生受独孤皇后影响极深,在她心中原配正宫永远高于妾室妃嫔,哪怕是辈分低些的太子妃也不能随意被李渊的偏殿嫔妃训斥,根深蒂固对妾室的鄙夷使得升平言语顿显锋利,拓跋贵妃显然不曾想到体态纤弱的她居然敢当面直讽回来。
“你……目无尊长。”拓跋贵妃想尽言语也找不到适合的罪名,只能给升平扣以如此好笑过错。
“大唐宫规,皇嗣只尊生母,侧母从亦可。两位娘娘不会不知道吧?”
北族男子野蛮好斗,常有父死子继,兄亡叔娶的风俗,若李渊有遭一日龙驭殡天,这几位妃子都要悉数归于太子后宫,哪怕太子登基后从此不再钦点,她们也是新皇后宫的妃嫔,听从太子妃也就是新任皇后的命令。所以,谁尊谁长,暂且不能分出胜负。
拓跋贵妃和宇文贤妃两人被升平堵住话语,无力反驳。莫淑妃见状走上前,轻轻拉住拓跋贵妃的手:“姐姐,太子妃初来乍到,必然是不懂得咱们的规矩的,日后妹妹多教教她就是了。”
拓跋贵妃鄙夷的看看她,摔开莫淑妃的手:“也好,你和她同样都是病怏怏的南苗子,也该你教教她规矩才是。”
莫淑妃闻言脸色巨变,但还是强忍下心中恶气走到升平面前:“太子妃杨氏,你可以起来了。”
升平听见熟悉的汉音再次俯身:“拜见淑妃娘娘。”
尹德妃慈爱的拉起升平,走到尹德妃面前:“这位是德妃娘娘。”
李渊原配窦氏生育四子,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四子未等大唐建立基业先皇后窦氏病逝,如今四位妃子皆是先皇后在世时所纳,按年纪算来已过四旬,可尹德妃却显然是四人中样貌最老一个,她似乎历经厮杀风雨,眉宇间深深刻着纹路,眼中充满郁郁神色,
升平再次下拜,尹德妃定定望了升平,“不用拜了,我们见过。”
没头没脑的一句使得升平和尹德妃都愣住,唯独尹德妃自己苦笑,“那时你还小,不记得许多,本宫……”
①太穆皇后,太祖李渊追封窦氏的谥号。窦氏病逝时,尚未建立大唐,李渊登基后追封为皇后。
②拓跋贵妃生楚王智云。李渊第五子。李渊起义时将智云留在河东被杨广所派官吏抓获送到大兴城为阴世师所害,卒年十四岁。
③宇文婕妤。窦氏过世后李渊最想晋封皇后的妃子。后因宇文氏懂得后宫残忍争斗,遂拒绝晋封。
④韩王元嘉,李渊第十一子。因李渊疼爱其母亲,遂保全他。武则天登基后他与其子及越王李贞父子谋反讨伐武则天,失败被杀。
⑤莫氏。因为汉民身份入宫为嫔,后晋封为淑妃。中庸无为,因此长寿
⑥荆王元景为李渊第六子,高宗永徽四年,坐与房遗爱谋反赐死。后来平反。
⑦尹德妃,《旧唐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