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2/4 页)
“哦?”吴少卿似乎有点惊讶,摇头笑着道,“你这位庶弟还真是深藏不露,我可真没看出来这位是读过四书的书生。”
这句话实在是讽刺意味太足,让在座的几个人都不太自在,舒宁略微尴尬的咳了几声,舒彦则是愤怒的站了起来,舒颖垂着眼睛,不知道在想什么,旁边的吴少玉则是被吓得缩在一边,不敢说话。
“上院?”舒玉收到舒宁求救的眼神,开口打岔,缓和气氛的问了一个自己刚才就在好奇的问题,“既然是读书,自然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还分什么高下?”
“好一个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吴少卿拍了一下手,笑道,“倒是我落了下乘,俗了大家的耳,既然是读书,自然也不该分个上下左右的。”
这一句,倒是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就连旁边满面怒容的舒彦也重新坐了下来。
“观澜书院名气大,学生多,大家程度不同,放在一起太为难先生,就按照学生的进度分春夏秋冬四个院,”舒宁笑着对舒玉解释,顺着她把话题带开,“春夏是下院,初读十三经的学生都来这里,春院更是很多刚启蒙的学生,而秋冬两院则是精读修身的所在,书院的大家鸿儒也都在此处。”
舒玉恍然大悟的点了点头,这就好比是上学分了年级,文老爷想让舒彦直接跳级上高等班,而吴少卿的态度显然是对舒彦并不看好。
“如果只会死读书,自然是去下院的。”吴少卿脸上带笑,像是好意,又像是嘲讽地道,“想要去上院,只会读几本书,背些句子,大概还是不够。”
“去上院的考试,一般都出什么样的题目?”舒宁笑着问。
“吴少爷对观澜书院很熟?是也在那里读书吗?”舒玉更加奇怪,看着吴少卿桀骜的样子,也不像是个服管教的学生,倒像是个四处找茬挑刺的刻薄先生。
“少卿虽然是上院的学生,却在去年受聘,在下院教书。”舒宁扭头跟舒玉解释,“自然对观澜书院更加了解。”
舒玉有点吃惊,扭头仔细看着吴少卿,怪不得能是京城的第一才子,能在京城闻名的观澜书院里教书,绝对不是浪得虚名之辈。
舒宁这一句是奉承吴少卿,却也是在点拨舒彦,文老爷想让舒彦去观澜书院,若是能在进去之前就跟书院里的人有些交情,将来进去之后也能有个照应,而吴少卿既是先生又是学生,也就意味着他既熟悉书院里的先生们,也熟悉书院里的学生,正是舒彦最应该结交的对象。
舒彦的神色立刻变了,刚才的怒气全都散去不见,重新换上了一副笑脸,热络的开始问起书院的状况。
有舒彦一意的示好奉承,加上旁边舒宁的暗中帮忙,吴少卿又对舒宁还算有几分客气,虽然不算很耐烦,毕竟还是打开了话题,几个男孩开始聊了起来。
舒玉对男孩子的话题并不感兴趣,她看到旁边舒颖听的津津有味,扭头问吴少玉:“你平日在家,都喜欢做些什么?”
“我喜欢琢磨针线。”吴少玉掏出兜子里的一个荷包,递给舒玉道,“锈的不好。”
舒玉接了过来,低头细看,就见针脚细密,蝴蝶鲜活可爱,花朵娇媚多姿,看着就让人心生喜欢,不由得夸赞道:“果然是一手的好绣活儿。”
“玉姐姐太夸奖了。”吴少玉再一次通红了脸,低头声音更小了,“我连诗经都没读下来,姐姐说我脑袋太笨。”
“能绣出这样漂亮的荷包,必定不是笨姑娘,”舒玉摇了摇头,笑道,“大表姐是求全责备,想让你成为京城第一才女吧。”
吴少玉的脸几乎滴出血来,垂着脑袋喃喃:“我真得……不聪明。”
“术业有专攻。”舒玉笑了,“我家妹妹舒晴也是喜欢针线,不爱读书,可一个姑娘家又不去科考更不去做绣娘,读书就是为了怡情,针线也是为了怡情,也没有什么高下之分。”
吴少玉被舒玉这番话说得笑了起来,脸上总算缓和了些,对舒玉道:“文姑娘说话真有趣,什么都是没有高下之分,那岂不是乱了尊卑?”
“那你觉得我说的可有道理?”舒玉不答反问。
对于尊卑礼法这类话题,舒玉从来都是能免就免,她生怕自己说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话来,吓着别人,更吓着自己,每次听到这些话题,全都绕道而行。
吴少玉笑着,想了想,几乎不可见的点了一下头。
深秋已经有几分凉意,加上山里气候更加寒冷,刚过了晌午,舒玉就已经觉得秋风瑟瑟,带着湖水的寒意吹得人透骨透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