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页)
长是大文人,墨砚是文房四宝之一,敬赠给您,也不至于辱没了斯文。严部长推让了一下,接墨砚于手中,一边玩味着,一边说,志强你几时变得这么客气了?
高志强从严部长住处出来后,戴看兰还在楼梯头等着他。戴看兰说,还到我那里去坐坐么?高志强当然想跟戴看兰多呆一会儿,但考虑到她是集体出差,加上时间也太迟了,只得说,你也该休息了,反正来日方长。戴看兰也不便强留,送高志强下楼。戴看兰说,你是怎样过手给领导的?高志强开玩笑道,我就这么直接把信封给了他,说是写了几篇学习“三个代表”思想的心得,请他指点。戴看兰也笑道,你也学会了雷远鸣那一套,要做领导的学生了?看样子你的进步也快了。高志强说,我哪比得上雷远鸣?雷远鸣做领导的学生仅仅是投石问路,后来关系密切了,出金点子给领导联系出书的事,让领导一次就名正言顺拿了一百多万的版税,想想我这点小动作算什么?我不过是想略表孝心,关键时候领导不要给我使绊儿。
说着就来到小车旁,高志强按了一下手上的遥控器,小车嘘地一声响,四道门栓同时落了下去。戴看兰把那叠钱还给高志强,高志强没接,笑笑道,这是我买墨砚的钱!你就收下吧。戴看兰想起中学课文里的一句话,说,谁要你的臭钱!高志强拿过钱,说,我只好又拿到廉政办去换收据了。戴看兰说,这样好,这样能保护自己。高志强说,是呀,我也是这么想的。又说,跟我到临紫去吧。戴看兰说,行啊,你去严部长那里给我请个假。高志强说,请什么假,明天早上我送你回来就是。戴看兰说,别美了,你上车吧!高志强拉开车门,低了低头,又回首略带伤感地说,莫非就这么匆匆一见,话都没说上两句,又要分手了?戴看兰说,你说的来日方长嘛,何况过一段时间我会去一趟临紫。高志强说,真的?戴看兰说,有必要骗你吗?高志强这才上了车,启动了马达,从窗里伸出头来说,你进了那道拱形小门我再走。戴看兰于是听话地转过身子,往黑暗里走去。高志强又在后面低声喊道,我在临紫等着你!戴看兰也没回答,只用力点了点头,隐入那道小门。高志强这才一松离合器,
将车子掉了头。把着方向盘准备踩油门时,习惯性地往窗外的镜里瞥一眼,见戴看兰又站在了拱形小门的外面。高志强迟疑片刻,最后才努力收回自己的目光,将车子开出戴看兰的视线。
第十四章
接下来的几天里高志强什么地方也不去,各类会议和应酬都被他回绝得干干净净。就呆在办公室里看报喝茶,兴趣来了上上网,但只看点新闻或是在电脑里下几盘象棋,不敢走进兰溪屋,他怕自己沉湎过深,无法自拔。偶尔也到银秘书长和市委办各科室去走走,古今中外地跟大家聊聊,一副密切联系群众的样子。最近沈阳市市长常务副市长以及国土财政烟草城建法院检察院等十多个地方部门一把手收受巨额贿赂败露的事轰动全国,临紫市直机关干部职工包括市委办的干部职工都在议论纷纷,说现在腐败案子一出就是一窝,随便搬一个人出来就可查出几十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巨款,太令人发指了。说全国大小官吏几千万,尽管今天查出几个明天端出一窝,但也占不到贪官污吏总数的数万分之一或数十万分之一,比飞机失事的概率还要低得多。莫谈国事嘛,高志强没参加这些议论,他频频在市委办众人面前露面,惟一的目的就是让人知道他天天都在这栋大楼里,没离开过市委,让人觉得临紫正在悄悄发生的事与他无关。
没离开市委,并不是说高志强与世隔绝,省报宾记者在临紫的一切行动他都通过郭三了如指掌。郭三用手机告诉高志强,宾记者已将郭家冲石膏矿塌方死人的详细情况摸得一清二楚,还设法弄到不少很有价值的一手材料和照片。宾记者也遭遇过不测,甚至有蒙面人深夜闯进宾记者的住处,企图废了宾记者和盗走他的材料,但宾记者早有察觉,在郭三的帮助下事先就转移了地方,当晚郭三和宾记者两人就神不知鬼不觉地上了去黎西的夜班车,第二天上午又从黎西绕道回了省城。
宾记者的文章是他回省城后的第三天见报的。现在省报改变了过去由邮局投寄的办法,每天天亮前报纸一出来就派专车直接送到各地市,所以当天上午八点钟左右报纸就能到达订户手里。这天早上高志强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翻看那张登着临紫新闻的省报,结果他惊喜地发现这条新闻非常突出地登在二版头条上,而且篇幅很长,几乎占了半个版面。新闻的标题十分抢眼,用大号黑体字赫然印着《临紫发生特大石膏矿垮塌事件,当地政府瞒天过海极力封锁隐情》。文章记叙了案情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