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3/4 页)
高志强还有牛副书记等省领导的大名和光辉形象多次闪亮登场。高志强当然没有时间去关注媒体的反应,那位人大副主任因为要赶回去参加人大主任例会,颁奖会一散就离开了临紫,高志强也就心无旁骛,一门心思放在了牛副书记身上。他先请牛副书记去距临紫市八十公里的新辟的一处风景点看了看,接着陪他到城郊的温泉里泡了个心满意足,还上离城不远的紫江边上的听紫公园走了走,然后再回市区休息了一天,喝茶聊天,打牌钻桌子,开心得很。牛副书记说。我参加革命工作几十年,天天忙上忙下,就跟打仗似的,这次来临紫,让我彻底放松了一回,我真有点乐不思蜀了。高志强说,牛书记在临紫过得满意,以后就常来走走,临紫人民随时欢迎您!
晚饭后,高志强建议牛副书记上街看看夜景,说,人生苦短,何不秉烛夜游?牛副书记欣然同意,说,秉烛免了吧,带两个手电就行了。然后喊上秘书宋晓波,跟高志强一起来到街上。临紫城里这几年搞了不少城市基本建设,几条主要街道都进行了扩建,街两旁的灯光和绿化也搞得有模有样,三个人一路走来,牛副书记频频点头称是,说,临紫市的工作不错,干出了不少成效。高志强说,做得还很不够,要说有点小成绩,也是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牛副书记说,哪里哪里,主要还是你们常委一班人团结合作得好嘛,一个地方,只要班子团结,就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说着话,不觉得就来到市委前面的广场上。也许是年龄的关系,牛副书记看来还是喜欢清静,在广场上的绿地边上转了一圈,瞧了几眼四周的霓虹灯饰和电子广告牌。就抬步往紫江边走去。走着走着,不觉间竟然来到了一处旧街上。牛副书记说,想不到临紫城里还有这样的旧街,这跟外面的世界可是两个时代。高志强说,这条街叫做紫街,两千多年前的临紫城就在这里。牛副书记说,你们没想到要把这条旧街改造改造?很少说话的宋晓波这时也开口道,把这条旧街改造过来,和刚才我们走过的市委前面的广场以及另一头的江东大道连成一片,那气派就更足了。高志强说。常委也曾就改造江东大道和紫街的事动议过,但临紫本地人对这两条旧街感情深,都反对常委意见,同时也考虑拆迁重建的资金不容易筹集,所以没有形成决议。宋晓波说,资金问题还不好办?到外地请个大老板过来,让他既负责拆迁建设。又享受卖地卖房的优惠政策,资金不就出来了?这样不出两年,这两条街就旧貌变新颜,成为一个令人刮目相看的现代小区,到时临紫市委市政府岂不又多一条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高志强笑道,宋秘书蛮有见解的,看来这两条街不改造还不行哕。宋晓波说,不是开玩笑,我看你真的可以考虑考虑。又笑着对牛副书记说,牛书记,临紫市委政府如果形成了决议,我们负责请老板过来投资拆建。牛副书记批评宋晓波道,这是临紫市委政府的事,你操什么心?
后来三个人就到了离海叔家不远的一处街角。高志强对牛副书记说,我们临紫有一个海叔,牛书记听说过么?牛副书记说,当然听说过,他是我省最早经营文化产业的私人业主,据说他的摊子铺得很大。高志强说,是呀,他已经做得很有规模了。牛副书记说,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们的常务副市长毕云天就是这个海叔的亲侄子。高志强说,牛书记说的一点不错,海叔家就在前头不远,我们要不要通知毕云天一声,请他带我们去看看?牛副书记一下子来了兴趣,说,行啊,这就去看看。高志强便拿手机给毕云天打了一个电话,问他现在何处,牛副书记到了紫街,想请他一起去看海叔。毕云天说,真是巧了,我正在海叔家里。
来到海叔家门口,毕云天已经候在那里了。牛副书记和宋晓波在紫源酒厂就跟毕云天见过了,大家道声好,也就不多客套,由毕云天引路,进了海叔的家。海叔在门里迎住,朗声说,牛书记大驾光临,真是蓬荜生辉啊!牛副书记说,哪里哪里,海叔高人,心中仰慕已久,今天有缘相识,后学荣幸之至。牛副书记当然是贵人了,海叔便直接将他们请入书房,献上正宗龙井。牛副书记也是通晓文墨的,见了四壁的字画,心里痒痒,只喝了一会儿茶,随便聊了几句,便忍不住起身绕书房转悠起来。口中连连道,海叔真是大藏家,我也观摩过省城名家的书画展,却少见这么多的上品集于一处。海叔在牛副书记一旁说,哪里哪里,我也是房屋破旧,想找些报纸裱壁,又略嫌粗俗了点,才随便收些字画裱糊了一下,客人进屋也别显得过于寒碜。
后来牛副书记在窗前停了下来,多看了几眼高志强写的那幅《琵琶行》。海叔又说,这是我一位朋友在我这书房里的即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