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4/4 页)
卖关节的,大多是“皿”字号。李振邺卖关节,张我朴则是送关节;自然是送大考的子弟,希望投桃报李,在应选考吏部司官时,取得同样的便利。
到了八月初入闱,与李振邺恰好邻房;既是同事,又是同闱,而且两人年龄相仿,自以为年轻才高,越发臭味相投,无话不谈。
“老李,”张我朴率直问道:“你一共卖出多少?”
“实不相瞒,二十五名。”
“二十五!”张我扑伸一伸舌头,“你预备荐多少?”
“荐归荐,争归争。必中的只有五名。”
“那么其余二十个人,你怎么交代呢?”
“管他呢!”李振邺笑道:“反正先收一半,另一半就不要了。”
“我倒不懂。”张我朴问,“你怎么知道那五名是非争不可的呢?”
“这还不好办?”李振邺得意地说,“我的关节有三种,一望而知。”
“原来如此!”张我扑恍然大悟,同时又自责愚鲁,连这样一个简单的办法都想不到!
“跟年兄说句实话,粥少僧多,非如此不足以应付。”李振邺得意地说,“只怕不入闱,入闱,哪怕它‘糊名易书’,总有办法摸索而得真相。”
“然则请问:你那三种关节是几个什么字?”
这话就问得蠢了,没有人肯把关节字眼告诉同官,一则此是受贿的凭证;二则不知道卷子分在哪一房?自己把关节告诉了人,人家一定会如是想:好啊!你搞钱,我偏偏不中他!于是见到有此关节的,一定打入“落卷”。
李振邺却不然,痛痛快快地把三种关节都告诉了这个“年兄”——当然,李振邺说的不是真话;他是临时起意,猜到张我朴的用心,特意说了三个假关节,要教他上当。如果无意中有合此关节的卷子而被黜,只怨他本人命运不佳,受了无妄之灾。但损人不一定不利己,取额有定,黜落一本假关节,真关节便多一分中的机会。
到了八月初十上午,便陆续有人交卷了。这本原卷,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