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第1/4 页)
说完这句话之后,史全不再笑嘻嘻,而是一改常态,变得严肃起来。文人崇尚文风。对于学问,尤其是圣子名言。
史全考校平安的时候,一排严肃。
若是换做一般的小孩儿。刚才还和蔼可亲的老爷爷,一下子变脸,变得那么可怖,估计心理得有些惧怕。
但是小平安听到史全的问题的时候,根本就没注意到史全的表情!
他全副心思都投放在这句问题上。
小家伙温润地笑开。一双明灿的眼望向史全:“意思是,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够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情。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怪,这是君子的风格。”
史全出这道题,本来就是小试一下小平安。毕竟一个乡村里长大的孩子,现年才四岁,你能指望他有多么精妙的回答?
因此,他只出了《论语》中第一则。
但是小家伙却是出乎了他的预料!
史全精明的老眼看着平安,“好!史爷爷再给你出一道题。”
小家伙却嘟着小嘴巴,粉粉的小嘴巴满满透露了他的不开心。而圆溜溜的眼珠乌黑发亮,视线紧紧抓住他手中的封红
史全试探地把手伸出去:“喏,史爷爷说话算数,你答对了,这个封红就给你。”
小家伙乐呵呵就接下了封红,接了封红也很有礼貌地冲着史全笑得露齿:“谢谢史爷爷。”
多乖巧一孩子,看。粉嫩粉嫩的小脸上挂着讨喜的笑容
“史爷爷,您接着出题。”
史全慈和的笑脸僵了僵
额
他看向丑妇,丑妇那个脸蛋顺势“嗖”一下子,通红通红~!
一边默念,不是我不是我,是他爹,一定是他爹!
然后尴尬地对着史全笑了笑:“让大人见笑了,是我没教好”
“不,老朽认为大娘子教的很好。小家伙不偷不抢,回答对了才拿了封红,这是奖励,是他应得的。现在的孩子,要么生养在富贵中,不知道人间疾苦。要么就是偷蒙拐疲这一点老朽看令公子就挺好的。
拿该拿的,很懂得变通。也不一味愚善。这样的性子很是宝贵,即便将来,老朽看小公子也不会是任人鱼肉的主儿。这样很好。”
其实丑妇并不认为平安这样的举止不好,只是怕在古旧思想的古人眼里,平安这种举动或许会被嫌弃。这才小小羞愧一下。
但听史全的话,一想到,史全是出身和经历,这样的人何须担忧他拘泥和古板?想一想,苦笑道:“是我拘泥了,还不如大人想得开,也不如一孩童返璞归真。大人见笑了。”
PS:今天亲戚请客吃饭,四更和五更可能要到很晚。这边打一声招呼。另外,月票和打赏名单,最晚明天出来。我发现我的时间不够用。抱歉,拖沓了。再无耻地求粉红吧。有票的砸票,没票的发评论吧看到就很有动力,让我知道妹子们都在看我的书。
第一百二十九章各方来贺(四更)
史全又考校了小包子几个《论语》中常常出现的题目。这几道题也是孩子启蒙时常常出的题目。
但小家伙能够全部答出来,而且答得相当的好,这一点让刚上任的县丞老爷盯着小家伙看,不禁露出爱才之心。
连连称赞“好”。
县丞老爷不能够总呆在丑妇家吧?因此,考校完小家伙之后,县丞老爷辞别丑妇家,坐着他的官轿离开了。
小柳镇上很多豪绅士绅都来恭贺了丑妇。
小柳镇上当初丑妇卖臭豆腐时候遇到的朱贵朱老爷此刻就满面愁容,万分后悔。
朱贵的夫人道:“夫君怎地还呆在家里?我听一起打马吊的张二夫人说了,他们家可都带着人和礼物去南畦村的丑大娘子家恭贺去了。”
“哎别提了。”朱贵满脸的胆汁色,与他夫人道来当初与丑妇的恩怨:“哎,早知如此,老夫当日何必算计她的臭豆腐方子呢。”如今这丑大娘子摇身一变,成了救国救民,有胆有识,仁义心肠的巾帼了!这可比一张臭豆腐方子值钱多了关键是,他算进人家的方子,要是算计到手了,那也就咬咬牙认下了。
可屁都没有!
还绝了与那位丑大娘子之间的关系。
朱贵的夫人难得出口怪罪朱贵的。她略嗔怪地美人指指了指朱贵:“你哟!罢了罢了你不去,我去。”
说着就叫了仆人进屋子,“梳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