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1/4 页)
目,但同样存在着配合问题。挟技自珍的思想真的要不得。”龙谦耐心地讲了集体的道理,挟技自珍是导致各项绝技失传的主要原因。
龙谦将自己的射击技术倾囊相授,“射击的要领并不复杂,一是要对自己的枪械极为熟悉,懂得瞄准的要领。三点一线的原理其实很简单;二是学会呼吸,学会镇定,特别是开枪一瞬间的稳定;第三就是要出枪快,这有助于你在战斗中活下来,因为打死敌人是你活下来的最安全保证”他先精心培训那十几个枪法出众的“精英”,然后让他们在充当教官,以培训全军。
标尺距离一类的东西需要慢慢讲,各种不同规格的步枪,包括口径也需要慢慢理解,但身体,射手的射击习惯却需要一开始便正确地养成,“一句话,你们要练到把枪当做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就像你的手臂,手随心动,眼睛看向哪里,手臂就指向哪里,而不是刻意去瞄准。”
这番话却只有许公持、程二虎等少数神枪手理解,“至于准确射击运动目标,一是要习惯计算提前量;第二就是学会预判。什么是预判?就是估计出你要射击的目标下一步会采取什么动作﹍﹍”龙谦尽可能地用通俗的语言传授一些心得类的东西给这个“教导队”,“那种藏私的心理是最要不得的,咱蒙山军是个整体,你要在这支部队中存活下来,最好的办法是让你的战友更具威力,如果你的战友水平差,你的命就不保险了,有句话你们琢磨下,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这句话让大家哄堂大笑。
龙谦也不希望他的士兵个个都成为指哪打哪的神枪手,但由于弹药获得的长期性困难,必须大幅度提高士兵的射击水平。
这也是龙谦不惜拿出库存一半的弹药用来实弹训练的缘故。这项决定,遭到蒙山军大管家宋晋国以及一大半军官的反对,但龙谦坚持这样办了。他坚信,不经过实弹射击的士兵,光是拿着枪在那里练瞄准,效果不可同日而语。
“至于射击的稳定性,没有别的办法,苦练自己的臂力就是。你们可以在枪口处吊上一块石头来练习,也可以练习单手持枪,两个人一组,计算各自坚持的时间﹍﹍射击除掉一些悟性,更主要的就是大剂量的训练。这方面东洋兵做的就很好,他们的射击水平整体上很高。你们评估一下,一个百发百中的神枪手对上平均十发中一的步兵班,谁的胜面更大?”龙谦做了个示范,他单手握持一支枪口悬挂了十斤重的石头的步枪,坚持了足足一顿饭的时间,“有了臂力,你就有了精准射击的前提。”
这个大家没有争议,当伙伴连续遭受伤亡时,军心极可能崩溃,蒙山军的很多人都有类似的体会。所以,对于龙谦拿出的旨在提高射击技术的一些方法,大家都认真学习。
龙谦为了提高士兵在实弹射击下的适应下,在射击训练的第二阶段,要求一半人匍匐到土堆后面,实地承受子弹迎面射来噗噗打入身前土堆的感觉。这项有些危险的训练将小部分士兵嚇得面无人色,但经历过了,士兵在进入实战时的适应性会成倍增加。
在夏天的气息降临蒙山时,龙谦的大练兵进入了最后阶段,即连、排与班的进攻与防御。这个阶段,理论性的教导陡然增多了。参谋组是必须参加的,很多有针对性的训练都需要参谋组作出训练的方案,全程跟进。
训练结束,龙谦会集中全军进行点评,指出过程中的缺点和失误。
“战争的方式千变万化,核心的永远不变的是用最小的代价歼灭最多的敌人。具体的方式不外于进攻与防御两大类,防御是为了进攻,单纯的以防御为最终目的的作战方式不会胜利,就如两个月前面对曹锟对蒙山的进攻一样。当防御一旦失败,面临的就是撤退,撤退一旦组织不当就会变为逃亡,结果就是失败。”龙谦在班长以上军官的训练课上讲道,“所以,进攻是取胜战争的唯一手段,防御的目的是为了进攻而争取时间,调动敌人,集结部队而采取的不得已的办法。但是也不能忽略防御的重要,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如果当时孙大当家和诸位头领侦知官军的兵力和进攻路线,以一部,比如三个步队防御山寨,借助地形节节抗击,而主力及早出山,抄官军的后路,就像我们打毛阳镇一样,在他的老窝大闹天宫,截断他的粮道,曹锟必然回师救援,那么我们既守住了山寨,又寻到战机,掌握了主动,结果就完全不同了。”
在座的除周毅带回山寨的那帮人外,全部参加了八队后期畅快淋漓的战斗历程,龙谦讲述那段历史,大家便有了更深的体会。
“但是,再好的设想也要有精兵强将来实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