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4/4 页)
不好卖了,小高尔那里不用担心,只要我们不断推出更好的产品就行了。”叶枫道。
“其他产品?”
“对,就像你身上这些。”叶枫指了指路德维希身上,那些专门给他做的护膝、护腕、篮球鞋等等。
“你的意思,这些东西也可以卖?”
“当然,你没看到台球连衣服都是统一的吗?”这些东西对社会生产力的影响不大,叶枫也没有心结,便放心地提了出来。
除了这些,还有不少人反应充气很不方便,叶枫又设计了一款打气筒,早先就推向市场,反响也非常好。
路德维希听了他的主意后,马上跑去找老汉斯商量,过了没多久又回来了:“工厂没法生产。”
没法生产?叶枫奇怪了,仔细打听才知道,这年头还没有什么成衣市场,衣服都是找裁缝做的,老汉斯想当然地以为,我们工人又不是裁缝,怎么去做那些东西?
叶枫查了查资料,并通过父亲的关系联系英法美那边的情况,知道缝纫机早就有了,1790年,托马斯&;#8226;塞因特就在伦敦发明了缝制靴鞋用的、单线链式线迹缝纫机。
1825年,法国裁缝蒂莫尼埃改进发明了双线链式线迹缝纫机,1829年在巴黎建立生产缝纫机的工厂,他的缝纫机主要结构设计和叶枫梦里见到的差不多,效率比手工缝制快十倍以上。
只是这种机器引起了制衣店裁缝们的恐惧,他们找蒂莫尼埃理论,结果发生冲突,大批裁缝闯入工厂,将机器给砸了,可怜的蒂莫尼埃只好关门大吉。
但缝纫机的技术仍然在继续发展,1834年,纽约的沃尔特&;#8226;亨特设计出一种双线梭式缝纫机,两年前,也就是1845年,美国人霍威发明了曲线锁式线迹缝纫机,据说每分钟可以缝300针。
他的运气也不好,新机器问世后,在美国根本无人问津。
看来,一种新事物的出现,总会伴随着各种力量的阻挠。
叶枫知道缝纫机的前景,觉得这时候如果把这个专利买下来,或许会是个很不错的主意。
阿迪达斯发展很快,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