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4/4 页)
他们的造反总部已经移到了原来的公社里了,那些公社书记、副书记、党委委员等老早就叫大字报贴得靠边站了。公社干部中有一些也一起贴书记、副书记等人大字报的,叫做“反戈一击有功”,其中成份好的,就可以加入红卫兵。他们或者自己直接写大字报揭露那些书记、副书记的反党言论,或提供平时那些书记、副书记们茶余饭后闲聊中“暴露”出来的资产阶级思想,供造反派写大字报。
在造反总部里,每天都有来自北京的最新消息,现在,吴司令是个大忙人,他也没有什么时间到瑞芳那里去了,再说了,他现在是“知名人士”,一举一动都有人有意无意地注意着,也不怎么方便了。更何况,司令部里,每天有多少事情等着吴司令审批啊!吴司令的时间都交给革命了。
陶鲁元是秀才,而且是中国一流大学的秀才,所以,总部所有与文字有关的各式事体都是他负责的。吴蜡自知自己的水平,所以,他是放开了手让他干,更何况,陶鲁元是北大的红卫兵,要知道,文化大革命的第一张大字报就是在北大贴出来的,北大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发源地,北大的红卫兵岂是等闲之辈?吴蜡知道自己这个司令其实也是沾了陶鲁元的光的,他是天子脚下来的“钦差大臣”,他的话,有时就是圣旨。所以,吴蜡不但放开了手让他干,而且对他是言听计从。陶鲁元当然知道吴蜡对他的尊重,但他知道,毛主席历来的政策就是依靠工农阶级,他即使是再革命的知识分子,离开了工农阶级,也是一事无成的,所以,他对吴蜡也是绝对地尊重。他们俩的威信也因为他们之间的互相尊重而不断提高。
在中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波涛席卷全国,7月底到到8月初就有成千上万的红卫兵涌向北大,向红卫兵的先锋们取经,北大以及北京的红卫兵们也同时奔赴全国各地送去文化大革命的火种,点燃了全中国文化大革命的熊熊烈火。
1966年8月18日北京百万群众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大会,会上红卫兵和工农兵代表们群情激奋,热情高涨。
“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打倒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