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怎么深刻,怎么长远?
■ 面对当时必须拯救的世界,先秦诸子至少考虑了这样一些问题。比方说,我们到底应该要一种怎样的社会?我们到底应该要一种怎样的制度?我们到底应该要一种怎样的生活?我们到底应该要一种怎样的文化?还有,我们到底应该要一种怎样的价值观念?这就是他们的反思。也就是说,面对当时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面对那四处着火的混乱局面,先秦诸子并不是急吼吼地端着一盆水就去救。他们还要想,好端端的世界,为什么会起火?火势为什么会蔓延?怎样才能真正扑灭?扑灭以后又该怎么办?国家究竟能不能长治久安?人民究竟能不能世代幸福?这才是他们真正要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也才是他们留下的最宝贵的遗产。
继承思想文化遗产,不能成王败寇
□ 那么,先秦诸子又怎么回答这些问题呢?
■ 事情既然因“救市”而起,当然首先得弄清楚这个“市”为什么要“救”,社会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也就是“为什么会起火”和“火势为什么会蔓延”,等等。
□ 问题出在哪里呢?
■ 也有不同看法。道家的观点,是根本就不该有“市”。没有“市”,也就不必“救市”。
□ 这个你前面说了。
■ 以后也还要再说。
□ 道家以外呢?
■ 道家以外,大体上是儒家认为问题出在人心,法家认为问题出在制度,墨家认为问题既出在制度,也出在人心。
□ 那他们的“救市方案”也不相同吧?
■ 当然。儒家认为问题出在人心,因此主张“安心”;法家认为问题出在制度,因此主张“改制”;墨家认为问题既出在制度,也出在人心,因此既主张“改制”,也主张“安心”。
□ 墨家好像全面一点。
■ 也很深刻。制度的问题在哪,人心的问题在哪,墨家都说到了点子上,很到位。但同时,先秦诸子中,最不成功的也是墨家。
□ 墨家为什么最不成功?
■ 因为他们的办法最不管用,也最用不得。
□ 这就怪了,怎么会这样?
■ 这只能以后再说,我们这里先卖个关子吧!你喜欢读侦探小说吗?侦探小说里面的那些大侦探,都是这么说话的。
□ 最成功的是谁? 。 想看书来
壹 拿什么来拯救你,我的世界(4)
■ 法家。秦汉以后的政治制度,就是法家设计的。
□ 为什么法家会成功?
■ 因为法家的办法最管用。秦王国最后能一家独大,秦始皇最后能兼并天下,靠的就是法家的主张。我们知道,当时最迫切的需要是“救市”。谁的办法能解决问题,谁就吃香。所以秦始皇一统天下以后,就将法家的学说钦定为国家意识形态。
□ 但是汉武帝以后,国家意识形态是儒家的学说呀!
■ 实际上是两家“共同执政”。儒家是公开的“执政党”,法家是暗中的“执政党”。
□ 这么说,儒家学说也是管用的?
■ 不管用。儒家学说和墨家学说一样,也救不了“市”。孔子周游列国,孟子游说诸侯,荀子著书立说,然而谁都不听他们的。为什么?不管用嘛!有趣的是,在后世,儒家的影响却是最大的。
□ 当时不香后世香?
■ 正是。
□ 奇怪!这又是怎么回事?
■ 这是一个“秘密”,也只能以后再说。
□ 道家呢?
■ 秦始皇之后,汉武帝之前,曾经一度是“执政党”。之后,就成为“在野党”,不过是“合法”的“在野党”,所以有时候也成为“参政党”。他们的影响,仅次于儒家。
□ 道家的办法管用吗?
■ 也不怎么管用。道家根本就反对“救市”,岂能管用?不过当真“崩盘”以后,就用得上了。比如西汉初年,统治者“贵黄老,尚无为”,便造就了“文景之治”。但如果要“救急”,也是不管用的。
□ 墨家呢,也是“参政党”吗?
■ 墨家最惨,变成“地下党”了,影响也是最小的。
□ 如此说来,墨家最差?
■ 怎么能这样说?事实上,墨子对当时社会病症的描述最准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