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1/4 页)
都日益贵重起来,放到外头去清洗,不放心不说,也容易刮坏。
再者每到各节令,娘儿俩也要应酬往来,接送礼物之类,近的还好说,远的光是雇轿子这一条就是个麻烦事儿……
前儿杜瑕还跟王氏划算,说不得要再买一个针线上的丫头和浆洗婆子,再者厨房上也得添人。不然一旦来客,王氏竟要亲自下厨,岂不是将客人丢在一旁,本末倒置?若是一味的从外头叫菜,一次两次也就罢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且但凡混出来的人家,往往都有自己的招牌菜,或是茶酒饮品、果子点心,那食谱便如同秘方,一代代传下去。王氏本就长于烹饪,确实可以调理一两个人出来,到时候他们打下手,她只在旁边指挥就罢了。
连着几个月的应酬下来,王氏也领会到利害得失,并不再阻拦,琢磨了下说道:
“旁的也就罢了,针线我跟小英两个人倒也赶得及,闲着做几针就得了,再者小燕那丫头手也蛮巧,倒是不急,可慢慢寻摸。倒是也该买辆车,从山上要一匹青骡过来,你我出门也便意。不然每回都出去叫车、喊轿子,提心吊胆不说,天长日久的,花费也大得很。”
而且因为自家没有,每回用就要现叫,偶尔遇到节日或是休沐,车马行便极其忙碌,有时候大半个时辰也未必叫得上。前儿王氏出门去给某太太过生日,就险些误了时辰,端的惊出一身冷汗。
马匹昂贵,后续花费也大,非官宦人家或大商户者断然养不起,市面流通的也有限;而牛也稀罕,脚力好的大都被送去耕地,寻常人家并不易得。而骡子驴马杂交,体格健壮又耐力极强,且容易驯服,又好养活,是以如今多数富户出行都用骡子,再者也有用驴车的。
杜瑕笑着点头:“娘考虑的果然周全。”
王氏十分得意,也笑:“你竟哄我呢。”
只是这么一来,又是加人又是买车的,还要想着待客,眼下这小小院落,便不够使了。
前儿说起来,王氏还与杜河感叹:“来了县城六年,眼见着就要搬三回家,真真儿好折腾。”
杜河正拧着眉头琢磨去处,闻言笑开了:“这又怕什么?饶是家当多了,也不过多雇几辆大车一发拉过去便罢,三五日工夫就得了,旁人想搬还没有由头呢!待日后文儿中举乃至成了进士,怕不是又要搬呢!”
王氏也笑。
确实,他们搬家频繁还不是因为儿女争气,日子越过越好?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旁人想这么着还没这福气呢!
杜河的师父两年前回了老家,如今他便是酒楼总账房,工钱已经涨到一月七贯。之前杜文中了秀才,东家也对他颇多优待,又给涨到九贯,手头着实宽裕了。
只是虽然如此,杜河却起了辞工的心。
非他好吃懒做,实在是儿子如今身份不同了,日后少不得就成了举人老爷,若他还是酒楼账房,日日与人奉承、点头哈腰,说不得就有人看轻了儿子。
再者现下他们家的两座山也上了正轨,瓜果之余又养了许多禽畜,更免税,每年都能赚个一二百两银子;再有兔子皮子,也能有个百两的出息,越发忙碌,也需得有人总揽打理。
如今杜河将市面上各种手段都见识、经历了,若不去经营自家庄子买卖,反在别人屋檐下弯腰,哪里合算!
只是现在却还不是时候,且要等些日子再细作打算……
第三十二章
于是待到入冬; 杜家果然又搬了第三回 。
这回却是个正经三进院子; 虽不敢同大户人家比较; 也没有跨院,但比之前住的小两进着实敞阔了; 面积几乎两倍有余:
前头多了一溜儿倒座房; 车夫住在这里; 晚间还能值夜; 旁边角落也能喂养青骡,安置马车;二门里头照例东西厢房,正中隔着照壁; 也比原先大了许多,之前能隔两间,如今倒能分三间了,左右亦有耳房。庭院也十分宽敞; 且是青砖铺地; 就是雨雪大风天气也不怕了。
正房并着两间耳房后头是一溜儿后罩房; 大小七八间; 就是多请上十来个丫头婆子估计也挤得下。
地段倒是没怎么变,只跟原先的住处隔了两条街; 可到底好了许多; 越发离得东城区近便; 又宽敞,一月租金便要四两半银子,将近五贯半钱。
一家三口听后都十分感叹; 几年前他们初来陈安县时,住的是小小房屋,一月不过一贯,如今竟也到了四两多银子,寻常壮劳力月收入竟抵不上着房租!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