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1/4 页)
头顶苍天道:“尽人皆知,今日之吉时,乃是上天赐予我大周迎立新皇之良机,顺之则能保我大周风调雨顺、国运昌隆,逆之只怕触怒天威,人神共怨,将不利于我大周之宗室、社稷!”
群臣有的凝眉点头,有的摇头嗟叹,顿时又私下议论纷纷起来。
“只是事到如今,我等如何去寻新皇回宫登基?”
群臣中有人禁不住这么一问。
夏侯元即刻高举手中玉圭,往地上狠狠一摔,那块厚实的和田白玉顿时被摔得四分五裂,碎片在地上四溅开来。玉石交碰的哑响虽然并不十分响亮,但是堂堂二品车骑将军这激愤的举动,不免激起一片惊呼,群臣都不由悚然。
夏侯元振臂一呼,“诸位!为保我大周国运长盛、福祚永享,天赐吉时不可错失,更不可任由帝位虚空,授敌国以可乘之机!贺兰瑛不学无术、贪图逸乐、蛮横跋扈、赏罚不明,全无帝皇之德,并非帝皇之材,即便登基为帝,也只是一昏庸无道之主。”
夏侯元的犀利言辞,毫不客气地陈数新皇罪状,令不少大臣都大为咋舌,顿生暴风骤雨即将到来的不妙预感。
“诚如诸位所知,朝中有一人,不光身为皇裔,而且德才过人、功劳赫赫,为我大周宗室社稷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已历三朝。此人正是太祖皇帝之孙、文皇帝之嫡长子,当朝太师,贺兰楚!”夏侯元朝在百官面前巍然而立的贺兰楚一拱手,“我等此时,还何须苦于无处寻找新皇登基?天命所归,昭然若揭,太师正是上天授意之新皇!我等身为臣子,何不行迎立明君之大忠之举?”
尽管夏侯元身为朝中重臣,说话颇有分量,刚才所说的内容也似乎合情合理,甚至顺应了很大一部分大臣的心思,但是他的言行毕竟是公然号召众人反叛新皇另立君主,这种在圣贤教化之下堪称大逆不道的行为,让很多大臣都不由惶惶色变,惊恐不安。
大臣们深感自己面临可怕的抉择。眼下只有两条路可以走,要么对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加以制止、怒斥,跟夏侯元划清界限,以示忠君爱国、清白无辜;要么赞同这桩改弦易帜的废立大举,成为废除先帝钦点的储君而拥立新皇的一份子,以期在改朝换代以后还能保持固有利益。
允许人观望、中立的缓冲时间,不可能持续很久。
“夏侯大人言之有理!去逆迎顺、大忠大义之举就在今日!”
夏侯元话音刚落,大臣当中就走出一人振臂响应。众人一看,那是秘书监元立。
“不错!下官当顺应天意民心,拥立太师继承大统!”
“夏侯大人着实道出我辈心声,惟其如此,方能固我大周之根基、兴我大周之国运,荡平四方、一统山河!”
“我等也愿拥立太师,登基为帝!”
……
右光禄大夫张逢时、尚书令尉迟康、尚书仆射云纳德、金紫光禄大夫奚斗卢师、太仆卿黄堂……七八个重臣都纷纷言辞慷慨地表明立场,让不少心怀踌躇的大臣都倾向了响应举事的一端。
夏侯元见时机成熟,即刻转身向身后正昂首冷冰冰地看着众臣的贺兰楚双膝跪下,抱拳朗声道:“太师!我等皆愿拥太师继承大统,人心向背如此,请太师就吉时登基!”
“请太师就吉时登基!”
右光禄大夫张逢时、秘书监元立、尚书令尉迟康、尚书仆射云纳德、金紫光禄大夫奚斗卢师、太仆卿黄堂……在一帮举足轻重的大臣的带领下,大部分大臣都纷纷跪下磕头请贺兰楚继位。
剩下那些还在举棋不定或者不赞同这件事的人,也被就在夏侯元跪下的同时从四面八方围上来的一群披坚执锐的戴甲武士的威慑下陆续跪倒在地,跟着喊:“请太师就吉时登基!”
贺兰楚从容自若地看着拜倒在他面前的群臣连成一片的脊背,眼神淡漠,嘴角微勾出一丝似笑非笑的神情,那种诡谲和复杂让人无法揣摩他此刻心里所想。
*
*
第廿九章 逆转
*
已经远离东方地平线的旭日,从路门的一侧照射进来,将广场上的石板和群臣的衣衫都染成金黄,辽阔的广场上唯一昂首站立的贺兰楚犹如天神一般顶天立地、舍我其谁。
他一扬衣袖,既像是踌躇满志的豪迈,又像是历尽沧桑的超脱,沉声道:“承蒙诸位错爱,楚责无旁贷,定当不负众望!”
群臣三叩其首,起身毕恭毕敬地让出中间大道。贺兰楚迈开稳健的步伐,大殿的方向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