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第3/4 页)
在上海、浙江、江苏等地也先后设立的蚕业学校,而民国后,因政府要求和生产需要,各省纷纷创办蚕业学校和蚕科,在蚕种上,我国蚕种优于日本,既改良也是为增加产量,而最为重要的是缫丝工艺,厂丝质量远优于作坊丝……”
听着方之玉的介绍,李子诚只是不时的点着头,最后问到一个最为关心的问题。
“去年咱们中国生产多少生丝?”
“嗯……可能,差不多应该有二十五万公担样子”
“日本呢?”
“十五万公担”
“他们出口多少?”
“十四万公担日本人以不用生丝为爱国行为”
“咱们的产量是二十五万公担,只出口八万公担,日本却把总产量的9o以上都出口了”
不用问,李子诚都知道原因,日本的生丝业原本就是以出口为导向,而中国生丝却是内销为导向。
“可即便如此,仍不能满足欧美市场需要,欧美每年需生丝原料过百万公担,其中有五十万公担不能满足”
“五十万公担啊”
相比于方之玉的忧虑,听着他的这一番解释之后,李子诚非但没有一丝忧虑,反倒是露出了欣喜之色。
“这一年可就是六亿两的市场”
用力一拍手,猛的站起身来,李子诚断然说道。
“藕初,现在,立即开工人造丝二厂,要把二三厂的产能都在这一期内完成”
“什么”
无论是方之玉或是穆湘玥都是一惊,董事长这是怎么了,难道他就不知道生丝业事关中国……
“董事长,那,那么做的话会冲击……”
“会冲击生丝业”
微笑着李子诚摇摇头。
“不,别说不会,就是会,我也不允许生这种情况,我要把咱们的人造丝变成嗯……”
思索片刻,李子诚吐出一个词来。
“出口替代产业”
“出口替代?”
“没错,咱们的生丝主是要自用,我要用廉价的人造丝替代国内的生丝市场,同时把建立现代缫丝厂,用公司生产的新式缫丝机生产符合欧洲市场需求的生丝”
“董事长,你……你是想……”
这会轮到穆湘玥和方之玉两人无法理解董事长的用意了,但隐约还是能猜出董事长的意思来。
“没错,我就是想和日本生丝在国际市场上争上一争”
李子诚点点头说道。
“咱们的人造丝胜在什么地方?任何人造丝产品,远较国内同类产量低廉,迎合着我国低消费水平的需求,做一件生丝的衣赏光是料子就需要几块钱,而人造丝只需要块把几毛钱,老百姓自然会舍生丝改用人造丝……”
“但这样会令生丝滞销,蚕农损失势必会……”
“我们自己办厂,自己生产生丝,这样不仅不会冲击,反而可以把人造丝挤占生丝市场的份额拿出来,同时还可以促进国内生丝的展,然后把这个生丝投放到欧美,欧洲市场一年可是十几亿两银子的市场,把外国人的银子挣过来才是本事”
详细地向从两人说出自己的想法,李子诚最后又说道。
“现在的生丝市场,就是我们和日本之间的竞争,若是明年咱们能把二十万担的生丝投入市场,那么日本的生丝展就会因市场的缩小受到限制,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牺牲国内份额,换取国际份额,只有这样,最后才能……”
冷笑一声,李子诚目中闪过一道冷光。
“摧毁日本的生丝业”。
第164章 我要做的事情
第164章我要做的事情(第一更!求月票!)
“摧毁日本的生丝业”
一句话,只让穆、方之玉两人心头一震,他们惊讶的看着董事长,此时他点燃一烟香烟,看似若无其事地把烟灰弹到烟灰缸内。
“即然生丝业是日本的经济命脉,咱们或是不釜底抽薪的话,可真对不起咱们的良心”
“董事长,这……这怕是不大容易吧”
出于维护董事长面子的原因,穆在说话时又朝董事长递个眼色,摧毁日本的生丝业,单凭**公司自己的能耐,有可能吗?
二十万担生丝,利润的确大,但涉及到却远比董事长想象的要复杂的多,这无论是办缫丝厂或是收购生蚕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即便是不考虑出口市场的因素,单就是这个资金……
“不容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