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第3/4 页)
“众卿家,还有什么事要奏吗?。
侥幸过关的杨改革,准备接着议事了。
群臣的心思早已不在这早朝上了,都飞到皇帝刚才说的事情上去了,都在考虑如何应对这件事。
问了半天,也没人出来说话小杨改革觉得今天的早朝,可以结束了。
道:“既然诸位卿家没有其他事要奏,那今天,就到这里吧。
了。
群臣又好奇的看着皇帝,不知道皇帝又要说什么事。
的礼物。
为的就是“贿赔”大臣小在自己处理高利贷一事的时候,如果处于下风,或者说,和大臣们搞得比较僵的时候,拿这个来缓和和群臣们的关系用的。
却没料到今天自己的说辞如此的给力,把那个左金都御史打得大败,群臣也没什么心思和自己战斗,草草的收场,这用来”贿略。
大臣的礼物。
也就用不着了,不过。
这个礼物,还得送出去,因为,这不光是一次送礼,还是一次做宣传的好机会。
王承恩领命,很快,一群小太监,就端着一些盘子上来了,揭开黄布一看。
里面是一个。
小玩意。
中间是玻璃,玻璃外面用银子“包裹了住一围。
这围子的一端,还有一个把柄。
这个,正是杨改革的放大镜。
目前,准备用来当成初级的眼镜使用的。
群臣们看着盘子里端得奇怪的东西,纷纷好奇这是什么东西。
有人一眼就认出了,这个就是最近搞得热热闹闹的玻璃做的。
“启禀陛下。
此物,可是琉璃斋里所出的玻璃做的?”一个大臣很识货。
很快就看出这个。
放大镜的来历了,看材质,和玻璃是一模一样啊!“呵呵,不错,这位卿家好眼力,最近这琉璃斋做的玻璃,诸位卿家怕是也有所耳闻吧,这个放大镜。
正是用玻璃制作的,有着神奇的功能,诸位卿家,不妨拿起一个来,看看,就会明白这放大镜的神奇之处了。”
要使这初级的眼镜成为时尚品,成为上了年纪的文人的不可缺少的东西,要使这放大镜,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故此,杨改革在这金鉴殿里,使劲的推销自己的放大镜。
要不是这琉璃斋是自家的,杨改革吃饱了撑着了,如此卖力的推销这东西。
群臣纷纷拿起盘子里的东西观看起来,一拿起,就纷纷惊呼不可思议。
这放大镜神奇的一面,算是震撼了一把这些明朝土著,杨改革看在眼里,心中暗暗得意。
“如何。
联说它神奇。
没说错吧。”
杨改革微笑的说道。
一个大臣也实在是好奇这个什么放大镜,居然有如此的功能,透过它。
这细小的东西忽然在眼前变大,这一下子,自己看得清晰,明白了许多。
当下就道:“启禀陛下,这件东西,果然是神奇,臣透过它,发现。
观察细微的东西,能看得很清晰,这,简直不可思议啊!”群臣也是议论纷纷,这个什么放大镜,确实稀奇,算得上是一件宝物。
纷纷说这放大镜是好东西。
“呵呵。
是吗?这位卿家说得没错,这个放大镜,确实有这种功能。
能把细微,看不清的东西变大,看得清晰,这个功用,让联想到了,许多卿家上了年纪,这为国操劳,未免也会落下个老眼昏花的毛病。
这联又推行写小字,节约用纸,这更加造成了一些卿家的麻烦。
为此,联也是烦恼得很。
所以,联思量着,这放大镜,可不不可以用来当成观看小字的特殊工具,供那些为看小字而烦恼的卿家使用呢?联试了一下,觉得还可以,确实可以把小字变大。
变得容易辨认,所以。
特地让琉璃斋进贡了不少,赐给诸位卿家,以此来解决这朝中许多大臣看字吃力的问题”杨改革一番忽悠,为的就是要让朝臣们替自己宣传这个商品,为日后的真正的眼镜打下基础。
一群大臣听说是皇帝为了解除看小字吃力的麻烦,特意让人进贡的,有不少人是落泪了,这皇帝推行写小字。
纸张、笔墨是节约了。
不过。
他们的眼睛,也倒霉了,以前的毛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