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第2/4 页)
去当郑和六……
“大伴,联没听错吧?你也想去当郑和?”杨改革一脸诧异的看着王承恩。
“回禀陛下,奴婢也想为陛下分忧,这陛下说得极为在理,想大明朝。同样的地,如何养得起数倍的人?奴婢愿意为陛下架舟,远行海外。为陛下,陛下的子民寻找安身立命之地。”王承恩说到这里。也是很激动。原本面白的脸带着一丝丝的潮红。
“呃,,这咋”日后再说吧,呵呵,如果日后我朝海防强大了。联倒是不在乎大伴率领一支舰队出去溜溜,呵呵,也算是大伴替联出去要耍威风,不过,现在,联可离不开大伴啊!这件事以后再说吧。还有。这个船,现在都还没着落呢,对了,上次,那个什么郑怀忠。不是说要找人造舰的吗?情况如何了?还有联记得,这召孙元化入京的。还有那些西洋教士,现在都如何了?有消息了吗?杨改革想起来,这前段时间,自己就准备造大船的,招了孙元化进京,还有那些西洋教士,准备造西洋海船,也让郑怀忠这个内廷的“工部尚书”准备造中国海船的事。现在已近过去一段时间,还不知道这事情落实得如何了,于是问王承恩。
“回禀陛下,这斤,郑怀忠的事,奴婢不是很清楚,不过听说他已经到处搜罗能造船的工匠了,甚至已经派人到南方去搜罗了,估计应该有点眉目了,这孙元化和那些西洋教士,奴婢估摸着,已经一二十天了。也该快了。陛下再等等小估计不日。就会到京师了。”王承恩这个大管家很称职。皇帝忘记。记不清的事他基本上都记得。
“嗯。那就好。那就赶快把郑怀忠找来。联的心情可比大伴还急。”杨改革决定。立刻问问自己内廷的“工部尚书”这造船的事搞得怎么样了,自己要立即造船。
“遵命,陛玉”王承恩急忙的去找人了。
乾有字,暖阁。
郑怀忠急急忙忙的就赶到了乾清宫了。听到皇帝召见。更是喜上眉梢。
这一步走对了。这后面步步都对,自己一朝对了皇帝的脾气这皇帝就三天两头的召见自己,自己一下子就从内廷的二十四衙门里脱颖而出。俨然成了皇帝的新宠,得意得不得了。在皇宫里,也算是横着走路的那批人了。皇帝交代的事,更是努力的去忙活。忙里忙外。觉得份外有劲。
“奴婢郑怀忠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郑怀忠一脸激动。讨好的给皇帝磕头:“嗯,郑怀忠,起来吧。上次交代给你问造船的事,你办得如何了?听说有点眉目了?”杨改革也是迫不及待的想造船了,这海军的障碍。已经基本扫清,剩下的就是不断的往海军里投钱了。
“回禀陛下,奴婢这些天。天天为陛下的事奔走张罗,这确实是有些眉目了,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呵呵,别说好听的,也别说无用的。还是说说这造船的事吧,情况如何?”杨改革可不想听别人放屁,说废话。
“回禀陛下,臣找了一些能造船的工匠。据他们说,这造海船。特别是巨舰,战舰。这还得在南方去找,据说。要在福建,南京,那边。才有。北边现在能造的船,不过三四百料。大的不过七八百料,这种船多是商船,多半还是平底的沙船小在种船在北边走走倒也自在,可是要行走在波涛汹涌的大洋之上,那是不行的。特别是要造我朝三保太监的宝船,那种巨舟战舰。更是要到南方去找人造郑怀忠也是肯下工夫的主。说起造船。也是头头是道,这对造船的了解,远比杨改革这介。小白强多了。
“南京?福建?郑怀忠,你可是说以前三保太监郑和造宝船巨舰的地方?”杨改革也不清楚三保太监郑和在那里造船,只知道估计是南方。可能是南京,记得以前有个纪录片。说郑和的船队就是从南京出发的。
“回禀陛下,正是,陛下。要造几千料的巨丹,战舰,这还是南京。福建那边在行,正如陛下所言,我朝三保太监正是在这几个地方造船。那个船造得真的是大,据说能容纳上千人呢,站在船上往下看。犹如站在高城之上,有海上巨城之称”说道造船,就必定和出使海外有关,一说这寸”这郑怀忠的哈利子就不断的往下倘了,开始治滔不绝的讲起来。
“停“!等等,郑怀忠,联是问你是不是这几个地方造船。你一样一样的回答。”杨改革也有点惧怕这位有点“神经质”的“工部尚书。了,说别的还好。一说起这造船,出使。那就有点飘飘然了。对此。杨改革虽然有点小意见,不过也觉得。自己正需要这样狂热向往造船。出海的人去帮自己搞定这些事,如果遇到一个对这些事不冷不热的家伙,那才叫倒霉了,比如那些儒家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