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葫芦娃在成长(第1/1 页)
秉哲兄弟每月回来,也要向雷大刀学习拳法,在书院里,每天坚持练习,两人的身体素质,比一般读书人好多了。 秉辰想,难得回来,就当哄小四开心好了。 谁知,秉良的劲特别大,一下子把他顶过了线。 秉辰不得不打起精神认真对待,鼓足了劲与他对峙。 两人的小厮在旁边鼓劲,秉辰有两个小厮,秉良只有一个小厮,明显不占优势。 秉望的小厮阿洛,平日与阿泗玩得好,这时便站到他身边,一起为他的小公子鼓劲。 二院里战得热闹,润娘和茵华、菁华,在后院里等了半天,不见两位阿哥进来。 菁华只有六岁,最是活泼,不耐烦久等,便带着妞妞往前院去找人。 结果看到几位兄长在比武,顿时哇哇大叫起来,上前助阵。 两边都是她的阿哥,她一会儿跳到左边,为秉良鼓劲,一会儿跳到右边,为秉辰鼓劲。 妞妞拉着她,悄声问:“你到底站在哪边?” 菁华骄傲地说:两边站!两边都是阿哥。 润娘已经十一岁,茵华也十岁了,在这时代,都要开始避嫌。 二人在听着前院的热闹,心里跟猫抓似的,最后实在忍不住,跑到角门那里,偷看兄弟们在院子里各种比试。 从比武,渐渐发展到比文。 论背诗,小的两位自然不是大的对手,但他们有办法。 秉望背珠算口诀,秉良背乘法口诀表,二人联合起来,总算打下了两位兄长的气焰。 最后,秉哲这位大哥,给出了“公正”的评价:“咱们兄弟中,秉望的算学最好,秉良的武功最好。” 把小厮们留在前院,兄弟们一起来到后院,见三位妹妹。 菁华跑在前面,进去报信:“润娘姐姐,二姐姐,大哥哥、二哥哥回来了。” 润娘和茵华上前见礼,她们在周阿婆的教育下,越来越有大家闺秀的气质了,收藏起乡下少女率真质朴的天性,展现出良好的教养来。 润娘虽然在袁家长大,到底是外客,秉哲兄弟对她,便没有对茵华和菁华那样随意。 规规矩矩地作揖行礼:“润娘妹妹!” 润娘忙还礼:“两位兄长一路辛苦,吾与茵华备了茶水,请兄长这边坐。” 茵华在两位兄长面前,比润娘更活泼一些,:“大哥二哥,今年过年的新衣,是我和润娘姐姐亲手缝制的哦。 二人的丫环,立秋和夏至,每人捧一个托盘上来,上面是两套新衣。 二人赶紧起身致谢:“两位妹妹辛苦了。” 菁华上前,递上两个荷包:“这是菁华给二位哥哥缝制的,过年装压岁钱!” 众人都笑:“这么小的荷包,装得了多少?” 唯独刘润娘,心里凄苦,她想念她的阿哥了。 舜华看着其乐融融的弟弟妹妹,觉得再辛苦也值了。 秉哲大了,又是秀才公,不再跟着秉望他们到田野上疯跑。 他的小伙伴们,大多数都学了算学,到外地做了记账员,过年回来,都来拜访他。 这天,袁鸿宾来访,他家的院子,被袁族长租给了文举人。他带着瞎奶奶,住在雷五新买的房子里。 袁鸿宾也长成了十六岁的翩翩美少年,因为常年与账册打交道,也养成一身的书卷气。 舜华已跟雷五协商好,年后,要把他调到南京,负责长江装卸公司在江南地区的账目。 以后,那边的账目,不必千里迢迢地送回袁家村来核算。 两人都没有爹娘,跟其他伙伴比,关系更亲近一些。 袁鸿宾工作之余,喜欢读书,最喜欢秉哲家的藏书,每次来,二人都有说不完的话题。 雷七娘也跟了来,先去后院看望润娘和茵华。 二人是她的小先生,却又羡慕她能跟着阿姊去南京见世面。 一见她,就忙不迭地催促道:“快给我们说说,南京城有多大?好玩不?卖的钗环比瑞昌县城的漂亮吧?” 雷七娘跟着舜华,还真没有去逛过珠宝店,她说:“南京城太大,我们跟着先生,只逛了几处码头。 先生的铺子处面,是一条热闹的大街,卖啥的都有,整天人来人往的,热闹得很。 下次有机会,带你们去看看。” 说得二人心头火热,好想去看看啊,怎么办? 茵华说:“年后阿姊去南京,请她带我们一起去吧!” 润娘说:“咱们都走了,家里怎么办?还要做豆腐呢。” 雷七娘说:“我们前两天去工地上看了,先生在水坝下面建了一个磨坊,旁边还圈了一块地,说是要建个豆制品厂。 以后,你们不用在家里做豆腐了。” 润娘说:“那更走不开了,得有人去那里记账。” 舜华一直牵挂着大凤母女,不知伤情好点没有, 如今,村里人都避着五房的人,同情她母女的人虽多,却没人敢上门探望。 这天,二凤终于有机会出来,跑到舜华家来道谢。 在她们母女最落魄无助的时候,是舜华,让三凤带回银钱,让她请大夫。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