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引水渠(第1/1 页)
一人骑在马上,边跑边喊:“住手!县尊大人到了!住手!不准动手!等县尊大人来给你们断公道!” 舜华见到是县衙来人,心里松了一口气。她早上出门前,吩咐周二田去县衙报案,就说凤凰溪边的村子,因水源纠纷,将发生械斗,请知县大人速来处理。 晚了,就要出人命。 现在,吴知县终于到了。 即将再次投入战斗的双方,都停了下来,但者不肯后退。 杨家湾的人怕一后退,对方就要冲上来挖掘水坝。 谢袁两村的人,抱着誓要抢到水的决心,半步不肯后退。 只过了一刻钟,吴知县和几个随从,也骑着马赶到了,知县大人连轿子也不坐,直接骑马来了。 三位族长都站到了路边,等待县尊大人到来。 吴知县跑得汗流浃背,乌纱帽也被扑面而来的风吹歪了,他在衙役的搀扶下,爬下马来,仪容不整,显得十分狼狈。 他来不及整理仪容,先沉着脸问三位族长:“怎么回事?” 不用问,他接到的报案内容就是争水械斗,天气干旱,这段时间,他尽跑乡下,处理这类纠纷去了。 袁族长上前,三言两语讲清了面前的形势:杨家湾建水坝,拦截了下游两个村子的水,导致下游两个村子的庄稼绝收。 杨家湾的族长也很委屈:“县尊容禀:杨家湾上游的村子,村村修水坝,有点良心的,在溪边建一个堰塘,引溪水到堰塘存起来。 有的村子,直接拦了半条溪的水,开沟引到村子里去。 更有甚者,如杨家湾上游的曾家坝子,直接在溪上筑了一条坝,把水拦了起来。 杨家湾的这点水,也是跟曾家坝子打了一架,对方才同意放点水下来给我们的。” 拼命得来的水,就要拼命的护住,天王老子来也不好使。 情况还真复杂!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把凤凰溪两岸的族长、里正,请到一起联合办公。 吴知县表示压力山大。 “三位先把人撤了,咱们坐下来协商,总之,打架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衙役找来一把椅子,吴知县整了整衣冠,坐下来吩咐道。 三位族长不做声,吴知县看了看杨族长:“你先把水坝挖了,让下游用上水。” 杨族长脖子一梗就要反驳,吴知县又说:“先把此地的事处理了,三位再跟我一起去上游,本官也不能让你们胀的胀死,渴的渴死。” 杨族长一听,这才找来一个领头的,吩咐他,带人挖开一半的水坝,另在溪边围一个水小坝,先应付了县尊再说。 那领头的,不情不愿地带人下河挖水坝。 谢袁两村的人一看,县尊下了命令,要挖了杨家湾的水坝,哪还忍得住?不待人吩咐,呼啦啦全涌上去了。 就像无数的蚂蚁趴在一条青虫身上,三五下,就把水坝挖开了,跑在后面的,都没轮到下锄的机会。 望着溪水哗哗地向下游流去,谢袁两村的人都欢呼起来,杨家湾的人却抹起了眼泪,那也是他们拼了命才抢回来的水。 舜华觉得很魔幻,守着长江,几十个村子却为了一条溪水大打出手,就没人想过从长江里引水吗? 吴知县望着下首坐着的三位族长,又好气又好笑:“去年的重阳诗会,三位还在一起把酒言欢,这时候却挥戈相向,是何道理?” 那有什么道理?三人身上担着一族人的生死,别说是朋友了,就是老爹,这时候也不能退让半步。 舜华在站在袁族长身后,见吴知县只顾责备三人,半天讲不到点子上,急得举起了手,表示她要发言。 吴知县好奇地问:“袁小姐想说什么?” 舜华指着北边,问杨族长:“请问杨族长,从溪水拐弯处,到长江边,有多远的距离?” 杨族长见她站在袁族长身后,以为她是棋姐儿,态度十分友好:“三四里路吧。” “长江的水位,比凤凰溪水位,是高还是低?” “这个不晓得哦,”在坐的人都很好奇,杨族长问,“袁小姐问这个做啥?” “那,再问一句,往年涨大水时,是凤凰溪的水往长江流,还是长江水倒灌进凤凰溪?” “这个,老夫晓得,是长江水倒灌。” 舜华对他点了点头,转身面对吴知县:“民女觉得,与其在凤凰溪里争那点水,还不如修一条水渠,从长江里引水到凤凰溪。 至少,下游的三个村子能受益,不必为了抢水发生械头事件。” 吴知县眼睛一亮:“是极,有那抢水打架的功夫,三村联合起来,修一条水渠,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袁谢两位族长觉得可行,只有杨族长,觉得修水渠要占杨家弯的地,跟村民不好交待。 旱情不等人,小春减产已成定局,到五月,就要整田栽秧,一旦错过了,等不到年底,乡民们就要饿肚子,沦为灾民。 袁谢两位族长,遣散了族人,各回各家,各找各妈,该干嘛干嘛去。 舜华跟在袁族长身边,与吴知县、谢族长、杨族长一起,从凤凰溪往长江边走,一路考察修水渠的可行性。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