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1/4 页)
一声,道:“这么厉害?”拿过那账本翻开一看,只见是蝇头小楷抄的密密麻麻的日期与数字,看了几眼,顿觉眼花头大。韩泠泠和陈仲平也走了过来。
掌柜的见有人肯听他说话,立即来了兴致,唾沫横飞道:“这位刘先生是浙江人,今年才十八岁啊,独自一人千里迢迢来到京师,就为了参加小比。”张随道:“浙江?不错,刘姓是当地大姓。他报的是哪一科?”掌柜道:“据他自己说,是博学速记科。要我说,刘先生这次一定能拿第一名……如果,那个人不来参加小比的话。”
此时赵巨炎和陈泰把行李交给店小二,也围拢过来听掌柜说话。赵巨炎不动声色地从袖中摸出一小块银子放在掌柜跟前,问道:“那个人是哪个人?”掌柜面上放光,也同样不动声色地伸出手掌罩住,笑逐颜开道:“那个人啊,是十二年前在小店住过的另外一个客官。那人也是姓刘,也是浙江人,说起来这两位刘先生还可能是同宗呢!那位老刘先生,也是过目不忘,所有的经史子集和野史笔记,只要你读过,没有他不能倒背如流的。非但如此,他还熟记天上各个星辰的运转方向,占卜推卦奇准无比!当年他住进小店的时候,年纪比如今的小刘先生还要大几岁,不过这速记的本事,当真是天下一绝!这可真是奇了怪了,浙江的刘姓都是这种天资聪慧、记忆超群的人才?”
张随和赵巨炎对望一眼,心中都浮现出“占卜推卦”四个字。张随问道:“那位老刘先生现在何处?”掌柜的摇摇头,道:“那我可不知道了,他当年参加了小比之后,兴冲冲地收拾行李包裹进城,说是陆国师朱笔点的博学速记科第一名。如今,早在什么地方发达富贵了吧!嗨,那个时候,如今的陆国师还是礼部尚书呢!哎,你说,这刘家的人是不是都有这天赋啊?”
张随笑着凑近掌柜道:“滥觞浙江的刘姓人家遍及全国,当朝的官员有三分之一都是从浙江出来的。太祖定国后大封功臣,侯爵中有五分之三都是姓刘。五十年前的‘三座金山’,你可知道?那是三位富可敌国的大贾,他们每年的收入加起来,比当时全国的总赋税还多!这三位老爷,都是姓刘的浙江人。”
那掌柜的舌头伸得老长,擦了一把汗,似乎还有点不信,问道:“那你说,小刘先生为什么穿得这样寒酸?”张随撇撇嘴道:“八百年前,姓刘的还是一家,到今天可不好说了。天下姓刘的人这么多,一个个认亲哪能认得过来?大概他们这一支流传到今天败落了吧。”赵巨炎摇摇头,对张随道:“不过我看那年轻人骨相非同一般,必不是池中之物,等晚上他回来之后,你去敬个酒,大家交个朋友,不打不相识嘛。”张随笑道:“也好,我正要考考他的真本事。不知这位小刘先生能不能占卜推卦。”
当日无事,张随和赵巨炎坐在一张桌子上低声谈着有关张润涵寿宴的注意事项,陈仲平和陈泰按着赵巨炎前几日传的功法在房间里认真修炼,韩泠泠跟赵巨炎学了一套强身健气的功法,日日勤练不止。一转眼,天已经略略黑了。看看那个刘宗孟,还是没有踪影。
张随等人和其余客人都用了晚餐,又待了好一会儿,才听到门外一阵唱声:“我醉欲眠君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门帘翻处,刘宗孟歪歪扭扭进来,面上有微醺的酒意。只是瞧他的样子,不像自己买得起酒的人,张随猜测,他大概是从某位慧眼识才的王公大臣处赴宴归来。
赵巨炎上前扶住,问道:“刘先生好?可用过晚饭?”刘宗孟站直身体道:“你好!我今天碰到一个志同道合的好兄弟,我们在一起吃过了。”韩泠泠道:“你刚才唱的,可是李太白的诗?”刘宗孟道:“正是!《山中与幽人对酌》。”韩泠泠笑道:“李太白的诗是‘我醉欲眠卿且去’,而不是‘我醉欲眠君且去’啊。”刘宗孟一愣,张随站起身笑道:“豪士所唱,只在一种心境。李太白把他的这份感动记下,和后人引发共鸣,全在心中波涛激荡,若是严守一字一律,也太焚琴煮鹤了。刘兄,莫和我家小女孩儿一般见识。”韩泠泠白了他一眼,嘀咕道:“什么小女孩儿……”
刘宗孟却正色道:“是我酒后失言,甚是不该。姑娘,多谢你帮我指出错误。”说着深深一拜,韩泠泠急忙还礼。刘宗孟直起腰来叹道:“我今后言行还要更加严谨啊!”赵巨炎微微皱眉道:“年轻人跳荡便跳荡了,又有什么?人生当随性自然方妙,二十岁的人,为何非要让他说五十岁的话?”刘宗孟笑道:“这话倒也有理。不敢请教各位高姓大名?”赵巨炎道:“这位是韩小姐,这是舍弟张随,在下姓赵名巨炎。”
张随心想:“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