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第3/4 页)
若是今上如太上皇那般好控制,他就有望做个撼动朝野、名垂史册的权臣,如今可就难了。人都只能活一辈子,特别是自负才高的人,更是珍视这一辈子,谁不想大展宏图,留名千古呢?
罢了,自己还是安守本分做个忠臣吧。
粟仟英告退之后,皇帝就又仰头望着桃花,发了好一阵的呆。
在出征离京那段日子里,他与绮雯朝夕相处,也曾就国事探讨了许多。虽说那丫头对国事也是知之不详,却显得头脑清晰思路新颖,说出的一些理论往往别具一格,甚至是高屋建瓴,令他大有启发。
他对她说起银子总是入不敷出,总也不能一直指望抄没贪官财产来支撑用度。绮雯就提出可以从改革税赋结构上入手,要多收税,但是多收富人的税,而减少穷苦农民的税。
皇帝当场受到启发:没错,东南沿海一带的商人作坊近些年越来越是红火,就该多收他们的税,同时相应提高商人的待遇。士农工商,那些人地位卑下太多年,赚了钱连丝绸都不许穿,若能得提高地位,定会心甘情愿多交钱的。
绮雯又说,同样大的土地,百姓却总体上比开朝时穷困了,说到底是因为人口多了,流通着的白银却没增加多点,银子不够用了,所以通货紧缩……嗯具体我也说不上来,反正就差不多这意思。
明朝灭亡的一大原因就是朝廷破产,但绮雯的经济学连半瓶醋水平都够不上,也说不出多少成形的理论。
皇帝却一下就又得到了启发:没错,所以应该大力鼓励出海贸易,吸纳国外白银内流!丝绸瓷器等货物大受外国欢迎,从来大燕与外国做生意都是顺流,只要对出海贸易大加鼓励,再适量抽税,就不但能迅速为国库创收,还能引导多项产业良性发展。
眼下是他大权在握的巅峰时刻,他说出什么话都没人敢反驳,正是推行政令的好时机,所遇到的阻力会非常小。
当时他兴冲冲地夸奖绮雯有见识,绮雯却眨着眼自省:我好像什么都没说啊……
这回他去奋力挽救回的那批粮饷,就是依照绮雯的建议向江南富商抽税得来的头一笔财富。因有着与她的重要联系,他当然更要尽全力抢回来,不能任其落入敌人手中。
“邱昱,你可还记得,你媳妇有孕五个月时肚子有多大么?”皇帝忽然心不在焉地问了一句。
愣着神的邱昱猛醒过来:“请圣上恕罪,您方才说什么?”
皇帝也醒过神,发觉自己这句话问得太过莫名其妙,讪讪地摇头:“没事。你这般魂不守舍,想必还是在为源瑢那事忧心吧?”
邱昱紧锁着一对浓黑的扫帚眉:“瞒不过您,正是如此。”
昨天收到京城送来的火漆密报,竟然是三王爷送来的,称他收到和国关白拉拢他联手对付今上的密函,有意将计就计,假意同意,从而掌握先机一举毙敌。连同那份和国密函原件都附在其内。
更神道的是,三王爷还直言不讳地在信里说因怕消息来回耽搁时间引敌方生疑,他已经先斩后奏给和国关白回了信应允联手之事,同时也顺着消息来源摸清了已经被和国收买的官员线路。
今上得悉此事之后竟半点都没犹豫,直接命他回信准奏,并叮嘱保持与三王爷及时互通信息的同时务必留意不可走漏风声。
敌国拉拢三王爷一点也不奇怪,真正令邱大人奇怪的是这哥俩的态度。怎好像三王爷一点也不怕被今上猜疑,而今上也真就对其一点也不猜疑。皇极殿那场对决才过去多久啊,这哥俩怎就完全一副相护信任亲密无间的样子了呢?
跟前已没了外人,邱昱跟在皇帝身后朝堂屋走去,问道:“爷您真那么有把握,三王爷这不是什么欲擒故纵的计策?”
“当然。”皇帝回答得轻描淡写又斩钉截铁。
“那,”邱昱迟疑着,“您是觉得,三王爷是从此归顺咱们,再不会觊觎储位生事了?”
“当然——不是。”皇帝回眸瞟他一眼,心里同样有着些不被理解的孤独与无奈。
公私分明而已,有那么难理解么?
源瑢当然不会归顺,当然还会觊觎皇位,但并不表示会愚蠢到了里通外敌的地步。他与源瑢当然不会化敌为友,当然还是敌人,但敌人也可能会有共同的敌人,也可以有暂时联手的时候。
这就好像一家兄弟平时打得头破血流,但一遇到外人打上家门,这对兄弟立刻就能调转矛头一致对外,而不会有人妄图借助外敌力量对付兄弟最后导致家产外流。
这才是聪明人的做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