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第2/4 页)
就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
单单为出这一口恶气,值不值得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
皇帝望着几步之遥的兄弟,同样沉默不语。
接下来的形势走向,完全取决于源瑢的抉择。不来奋力一搏,便要就此服输,眼看着多年来的筹谋付诸流水,眼看着骗过了他的皇帝与绮雯从此双宿□□,安享他曾唾手可得的江山帝位,他自己还要落个惨淡收场,命都可能难保,他又如何能甘心?
可所谓的奋力一搏,又几乎就等同于同归于尽。他是否会因为不甘服输,就想拼个玉石俱焚?面对这白家先辈留下的近三百年江山社稷,他是否会宁可将其毁灭,也不愿拱手让给兄长?
皇帝静静望着潭王,等候他的回答。他清楚自己眼下的实力,如果源瑢选择奋力一搏,他确实胜算不大。表面看来,这一回他是将身家性命和大燕江山都押在了这个兄弟的人品与胸襟之上。而实际上,却是押在了他看人的眼光之上。
这一次对决其实拼的不是什么风评,更不是手中的兵力,而是对对方心理的洞察与把握。
源瑢从来没有看清过他的为人,皇帝却相信,自己是看透了源瑢的。他不是兵行险招,而是有着把握。
他自来责任心极重,为了保住自家江山纵是牺牲自身也在所不惜。如果易地而处,他当然宁可自己输个一无所有,也不会任由江山沦落。
他确信自己这个兄弟本性虽及不上自己,却也相差无多,确信在大局面前,同为白家子孙、与他流着同源血液的三皇子白源瑢,会做出如他一样的选择——
在众朝臣各式各样的目光注视之下,潭王终于做出了决定,直接一撩袍角,朝皇帝跪了下来,恭谨道:“臣弟一时糊涂,竟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愿领皇兄责罚。”
这一跪就是跪塌了整个潭党集团的主心骨。众潭党尽皆耸然动容,都明白大势已去。
第84章 高拿轻放
在中国古代执行了数千年的跪礼看似已经十分平常,尤其对帝王的跪拜更被视为天经地义,也平常无奇,然而在某些时候,这一礼节仍有着特殊的意义。
兄长做了皇帝,潭王在需要时向其行大礼是应当应分,可谁都知道,今天这一次的大礼意义非凡。这一跪是永久的,跪下去就等于甘心情愿矮了对方一截,再想上来几乎没了希望。
目睹的各派朝臣可谓心情各异,而在场心情最为复杂特异的,却当属皇帝——他忽然觉得眼前的局势很好笑,很值得玩味。
只需一瞬间的闪念,他就明白了源瑢的心思。这场对决他们确实拼的是对对方心理的洞察与把握,而看穿对方心理、猜知对方打算的人却不止是他,也是源瑢。
他是不会在这次胜利之后就对源瑢下杀手的,这从之前他一直没显露任何凌厉的态度,以及刻意将事情归结为“家事”的言辞中间,就能推测出端倪,当然,更是他外冷内热的本性所决定。
源瑢就是洞察了这一点,就是掌握了他的本性,才有恃无恐地选择退而求其次。
这一次公然示弱,表面上看是个顾全大局不惜自我牺牲的壮举,其实是明知前途无险而丢卒保车。不但免除了江山沦落、同归于尽之厄,还能让自己在正直臣子眼中的形象有所扭转,说不定能为日后东山再起铺垫一份助力。
大局之观也不是没有,但识时务恐怕才是源瑢的主要考虑。
皇帝心下连连苦笑,他们两人当真是兄弟,仅有他们,可以对对方的心态与个性把握得如此精准,洞察得如此及时。
这时刘正明等三老臣也都跪了下来,齐声道:“臣等有罪。”
潭党成员们很有一部分人在膝盖发软,也想跟着跪下请罪,又或是迟疑,或是被身边的同僚不着痕迹地阻止。
“三位卿家请起。”皇帝说话间,却向潭王伸出手去,亲自搀了他的手臂扶他站起,又转向朝臣说道,“朕方才已然言明,这是一桩家事,故而也恳请诸位,将其仅仅当做一桩家事去看待。我兄弟二人虽出身皇家,毕竟也是凡人,也有七情六欲,也会年轻气盛,因情意使然一时冲动,做出些荒唐事,也当是可以体谅的吧。”
众朝臣面面相觑不明其意,其实不是不明白,而是不敢相信。什么家事,勾结朝臣逼迫皇兄逊位,集结了京营兵马准备逼宫,这能算是家事?骗鬼呢?
方才事态都已严重到了何样地步,今上这意思,竟然是想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完全不对这个企图造反犯上的兄弟计较?这怎可能!
有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