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第1/4 页)
惠,这当爹当娘的辛苦赚的银两,也是能供的起儿子去书院的。
而且在县城柏家的新宅子里,王氏也给郑氏一家留了个小院子,可以自己烧菜吃饭,可以陪伴儿子读书,郑氏想儿子的时候就随时能过来,给儿子开火,做些儿子想吃的吃食,尽量让他们觉的自由些。
王氏的精心安排,让郑氏和她男人感激不已,说是家里地里安排一下,就搬到县城去,一定不会辜负王氏的这番好意。其实他们在家也是非常想念胜水,去县城看看吧又怕影响儿子读书,这下好了,在县城有了落脚的地方,以后那里就算是第二个家了,既能不耽搁儿子读书,又能时常见到儿子,夫妻两激动的整宿没合眼,第二日一早,就在菩萨面前上了香,请菩萨保佑柏三柱一家一切顺遂。
安排完郑氏也算了了王氏番心思,不光对郑氏,还是对胜水都是有极大的好处的。
郑氏家的地,这次柏三柱和王氏回去就去牙行找崔实,帮着郑氏家寻些好地,也算是让他们定定心,土地乃庄户人家生存之根本,即便是现在郑氏赚的银两不少,可是没几块地啊,就感觉那个心是没上没下,没着没落的。
听到这个消息,胜水简直高兴坏了,他虽寄居在柏家,而且柏家对他不薄,福子禄子有什么,也定不会少了他的份儿,但是他的心却时常不由自主的飘到了石沟屯的那个家。
但是除了自己爹娘以外,柏三柱和王氏犹如他的第二个父母,福子禄子熙儿几个犹如他的亲兄妹。
福子成亲,王氏和熙儿帮着准备,给福子的小院落早已经定好了,是整个大院落里最大的一个单独的小院子。
福子是长子,以后柏家必然是由他来挑起大梁的,所以这个院子虽然不是主院,但也是小院子里面最大的,柏三柱和王氏想好了,等大儿子大儿媳能挑起大梁的时候,他们就搬到其他院子,或者去郊区的庄园子悠闲自得去,让儿子儿媳当家作主。
准儿媳邱氏进门后,让他们小两口在自己的院子里过日子,每隔几天在一起吃顿饭,培养培养感情,家里的家务事由王氏手把手的教授,以邱氏的聪明劲儿,不用多久,定然能学会。
熙儿这段时间除了和四儿陪王氏准备福子成亲的小院子外,还抽空去郊区的地里跟着柏三柱学了几日的种地的知识,比如如何育种,何时下种,如何判断成熟的时间等等,让熙儿觉得受益匪浅,也从心里喜欢上了这个靠着经验、勤劳和智慧才能做的好的事业。
无论是前世还是今生,对于种田,熙儿无论怎么,都无法真正爱上它,虽然她也知道,所有吃的粮食,都是庄稼汉在地里辛苦劳动所得,但是让她发自内心的喜欢上种地,感受到庄稼成熟的乐趣,还是从这次突发奇想的想去地里感受开始。
先前熙儿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把花生榨出油来,但是她发现无论脑子里怎么回想前世的记忆,对这一篇基本是从来没接触过,光知道吃,但不知道如何而来。
后来她发现,与其这样凭空想象,不如去地里切身感受,说不定哪一日,那灵感就会如泉水般迸发出来。
福子成亲的小屋子此时基本上已经重新粉刷一新,院子里的花花草草树树,正在种植当中。
如何规划,且费了王氏一番心思,四儿在一旁出出主意,但主要的还是想让王氏学会自己做主,熙儿现在纯粹变成里庄稼汉的模样,从日日陪伴,变成了偶尔露下脸。
四儿打趣道:“奇了,奇了,太阳真的从西边儿出来了,柏家的三小姐竟然去学种地去了,万一被某人知道,那是会笑掉大牙呢,还是心疼肉疼呢?”
“去,去,去,等某女出门子的时候,让娘多尽尽心,多买些丫鬟婆子调教好了带到夫家去,整日里就放到屋子里供着,衣来生手,饭来张口,一定要体现柏家四小姐的风范,可别丢了架子,哈哈!”熙儿嘲笑四儿大笑的跑开了。
“娘,娘,你看三姐,这越要嫁人越没个规矩了,娘要好好教训一番才是啊,要不某人回来,退货了咋办!”四儿愤慨地对王氏说道。
“你们两个死妮子,整日里打闹没个正行,以后到了婆家再如此放肆,看怎么受你们的婆婆惩罚。”王氏知道姐妹二人的习惯了,也不责怪偏袒一方,也随着说笑带过。
知女莫若母,自家女儿什么秉性,哪里能瞒的过做母亲的,对于家里的五个儿女,王氏是相当自豪的,知书达理,勤劳勇敢,聪明豁达,儿女们成为如今的样子,对于做母亲的王氏来讲,是相当的自豪,也由衷的高兴。
时间如流水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