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2/4 页)
溃败的纳粹德国军队仍旧被允许慢慢撤退,同时该政府仍旧对“布尔什维克”主义者采取*的态度。当一切从表面上都已经变得“亲西方”后,该政府便派遣全权代表在开罗与美、英领导人继续进行谈判。然而单有亲西方的感情是不够的。9月5日,苏联将保加利亚的中立地位斥为“虚伪”,宣布与其进入战争状态,随即准备渡过多瑙河进入保加利亚领土。同一天,在保加利亚的游击队和战斗小组也开始联合起来准备推翻君主法西斯政权。所有人都把这次的打击目标定为了刚刚成立几天的穆拉维耶夫政府所在地索非亚。八面玲珑的穆拉维耶夫在同一天就请求停战,紧接着又在几个小时内对德国宣战。然而这些都无济于事。
9月6日,索非亚起义一炮打响,立刻各游击队就集中起来涌进大城市。本来就已经潜伏在城市内部的地下党和工人青年联盟小组也加紧了活动,一方面支持游击队的进攻,另一方面积极争取军队支持。尽管穆拉维耶夫政府声称要驱逐这些人,但是保加利亚的保工人党(共)还是领导大家在数个保加利亚大城市举行了*和*示威活动,同时甚至还出现了群众性的*,一时保加利亚所有几乎生产部门都处于瘫痪状态。9月8日,游击队占领了加布罗沃、皮尔多普、帕纳吉尤里西特、路科维特、贝尔科维察等大量城市,祖国阵线政权正式建立。在祖国阵线联盟汇集了保加利亚西部各游击队的基础上,保加利亚第一民族解放师成立。同日,苏军在托尔布欣元帅的指挥下从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边境进入保加利亚的国土。几乎没有遭到任何抵抗,就解放了鲁塞、瓦尔纳、舒门、布加斯等城市。保加利亚老百姓对苏军夹道热烈欢迎,虽然这些老百姓中年岁最大的人也不会记得65年前“北方解放者”到来时的情景,但还是手捧面包和盐,与那些尘土满面的“斯拉夫兄弟”亲吻拥抱。
当天晚上,“祖国阵线”中两位发动军事政变的老手——“秘密军人同盟”首领维尔切夫将军和“环节集团”头目格奥尔基耶夫将军——娴熟地在索非亚夺取了政权。他们轻车熟路地调动军队占领了政府的要害部门,逮捕了内阁和议会成员。次日清晨,格奥尔基耶夫将三人摄政委员会的成员召入王宫,逼迫他们在组成新内阁的文件上签字,然后将其逮捕。这三个倒霉鬼随后被移交给苏军情报部门,盘问了三个月后交还保加利亚。“人民法庭”在1945年2月1日判处他们死刑。三名被告和其他30多名前王国政府官员在索非亚公墓的一个弹坑里一个挨一个地被枪毙了。倒霉的基里尔亲王虽然在担任摄政前后都不过问政事,年轻时还在欧洲各国欠下一屁股赌债和*债,但临死时倒还保持了王室成员应有的尊严。他跳下汽车时表示,自己愿意第一个被处决。 由于小沙皇西美昂二世即位时只有6岁,政变时只有7岁,实在找不出什么“罪行”,因此连苏联人和保共都不好意思判处他死刑。但是有人建议枪毙身为意大利公主的约安娜王后,还有人建议枪毙鲍里斯的几个妹妹。保共领导人季米特洛夫出面阻止了这些纯属帮倒忙的建议。他指出,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同旧王国政权划清界限,使斐迪南一世和坟墓里的鲍里斯三世名声扫地。萨克森&;#8226;科堡—哥达王朝成了“大保加利亚沙文主义的叛国集团”,这里保共创造性地将“大保加利亚”同“叛国”结合到了一起;“统一者沙皇”鲍里斯三世则是“刽子手和罪犯”。为了审判坟墓里的沙皇,“人民法庭”传唤了数十名证人。
9月9日清晨,以基蒙&;#8226;格奥尔基耶夫为首的祖国阵线政府成立。当日,基蒙&;#8226;格奥尔基耶夫被选为总理并发表了公告,宣布保加利亚正式从法西斯政权的压迫下解放出来。
第七十二章 反戈一击
这时候保加利亚人民政府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中央和地方的人员任职问题和改组问题。为了实现把一切法西斯政权的拥护者和唆使者赶出政府和国家的目的,于9月10日保加利亚建立了由3万人组成的人民保安队。保安队的主要成员是游击队运动的参加者和祖国阵线的积极分子,他们的主要目的是找出和解决那些顽固不化的法西斯军官并找到合适的人去取而代之。当然,对于旧的制度的焚毁并不会使一帆风顺的。狗急跳墙的纳粹军官妄图再次起事取代祖国阵线政府,不过这一切还没有成行,就被*下去了。这其中就包括以盖奥尔基&;#8226;梅&;#8226;迪米托洛夫(盖梅托)和农民联盟的尼古拉&;#8226;佩特科夫和科斯塔&;#8226;路尔切夫等人。他们秘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