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页)
如今,他终于在彦海眼中看见了某种锐芒,但那却是为了一个正邪身分难以界定的男人而产生的……
「彦海,这些日子,你的心思很乱吧?」他无奈的叹息。
「诶?」没想过话题又偏转了,白彦海怔楞的看着师父。
「打击很大吧!打从你认识了罗煞和袭风起,我就知道你会有无法接受事实的一天了。」
彦海最大的优点就是执着,凡事都一定要自己找出答案才甘心,照着自己所找到的方向走,一步步都不靠他人,但这同时也是最大的缺点。
世间的事本来就是非难定,很多事情不全是对与错的问题,人情世故和各方压力也是考量的因素,这已经不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思考就能想出答案的了。
他收养白彦海二十余年,当然看得出视如己出的孩子眼中的困惑和失望。
藉由罗煞和袭风身上,他不知道白彦海看见了多少正道武林急欲掩盖的事实,一个名为真相的事实。
真相,多讽刺的说法,但整个武林中本来就是虚伪编织成的始末,那才是被承认的真实,至于真相又有多少人在乎呢?!说穿了,想在武林立足,真相根本不重要。但彦海不是会接受这样说法的男人,他比如今中原武林存在的任何人都要「真」,所以他无法承认接受……
白彦海直视着吴掌门,半晌低下了头,却没有道歉,只因为他不认为自己有错,只是感到难受。
他……让师父失望了吗?
吴掌门知道自己的口气若再严厉点,这个敬重他的徒儿就只会闭嘴挨骂,一个字也不说。于是他放缓了之前严肃的口气,继续问:「彦海,你找出答案了吗?」
这半年下来,虽然师徒两人鲜少见面,各自在四处奔走,但每次相见,他却看得出来,彦海眼中的迷惑哀伤渐甚……
「不,还没。」白彦海低下头,看着清澈的茶水。
什么是事实?又什么是真相?正道与邪道之间,他找不到自己的信念。
小恶好分辨,大恶却模糊难辨。
杀人是恶,但为父母家人报仇,在双手染满强盗数十人的鲜血后痛哭失声的人,又有什么错?
抢夺是恶,但是天灾人祸而饥荒连年的小村落,为了家中幼儿,除了抢夺外别无他路,一个个面黄肌瘦的灾民拿着锄头抢劫,要他怎么狠心斩杀?
铲除杀人者、铲除盗匪……武林正义,挞伐的是加害者还是受害人?
接触到的真相愈深,愈没有把握挥剑……
亲眼所见的不一定就是一切,他所知道的也不一定是全部的真实,世间循环必有因果,但那个因果然岂是凡人可以凭借一种浅薄的认知就擅自评断的?
当初,在唐门身负重伤,无法动弹的他曾经问:『为什么,一定得杀人呢?』
而那个拥有一身淡漠气息的男人,一面将煎好的药端给他喝,一面静静回答:『因为不想被杀。』
自小成为十大恶人掌控下的牺牲品的孩子,难道真的罪不可赦?
他……就是不懂啊……
思绪百转千回间,吴掌门仍在说话:「你失望吗?所谓的前辈并不是那么值得尊敬,所谓的事实只是夸大名声的流言,这样让你不好受了?」
「……是。」他并不想隐瞒师父,所以低声道:「抱歉,师父。」
「不用抱歉,你一直做得很好,比我们都还好,我一直认为若由你继承我派,必定可以开拓出一番新气象,因为你从不为名利而战,所做的都是真正的除奸扶弱,帮助善良之辈……但就是因为你的心太正直了,所以知道真相让你更难受吧?!」
当年晴雾大殿,罗煞和袭风的先后指控声声沥血,各派掌门听得面色如铁。
他们知道自己有错,却不能承认这个错。
因为那是武林道统,想维持正义就算会造成牺牲者,也必须由自己承受这个罪孽。
「……师父,这编造出的事实,是所有前辈默许的吗?」白彦海忍不住脱口问道:「正道侠士的所作所为,又有多少真的是为了帮助弱者和正义而做的呢?我过去认定是奸邪之徒而杀之,又真的是无恶不赦之人吗?」
「你认为不是吗?!」
「我开始不确定了,真相和事实,我到底知道的哪一个?!」而哪一个又是被编造的呢?!
白彦海苦涩的想着,目光却停留在双手的绷带上,想起了昨夜,秉持着无所谓的淡然口气别扭安慰他的君逸,替他包扎时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