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3/4 页)
援助中国的通路,英国又一再的延后打通缅甸的通路,造成中国根本无法得到盟国的援助,而面对战力全面耗竭的危机。 加上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对于中国整个抗日战力的破坏,简直比任何对华作战的日军指挥官还要严重。史迪威对中国战区的恶意中伤,造成盟国低估中国的战略地位,减少对中国战区急需之战力的援助,史氏又积极经营、扩大中国内部的权力斗争,后来更造成中日最后决战时(日军的「一号作战计划」)作战资源之严重误置,结果是中国几乎全面的惨败,盟国也就顺理成章地阴谋出卖了中国应有的权益。 在这场历史决战之中,日本的战略指导原则,从速战速决,演变为以战养战,最后企图以击败中国做为决战的筹码,当然都有其设想的观点,但是日本自始至终所犯的错误是,过度的低估中国抗日的决心与意志,因此日方在每项战略实施之时,都没有全力的投入;日本同时还要留一手以防美苏的插手,结果日军每次的战略行动,也就都没有达成其原先的设想。反观中国方面的战略布局,从血战牺牲以建立抗日决心,从以空间换取时间的坚忍,从委屈求全争取盟国的合作,前两个掌握得相当适当,只有最后一项是错估了盟国的立场,因此使得中国对日抗战,最后落得一个被盟国出卖的「惨胜」下场。 平心而论,第二次中日战争在正面的战场作战中,除了少数几场的防御作战的胜利之外(但是有几场胜利对整个中日战争却产生了战略关键性的影响),中国几乎都是在挨打的局面,可以说是屡败屡战(当然也是屡战屡败),但是中国能够在经历近乎全败的挫折之下,仍然坚持的打下去,这种民族的毅力,可以说是旷古罕见的;而日军虽然多数都能取得战场的胜利,但是却一直拿不出全力结束中国作战的决断,在和、战之间,徘徊挣扎,最终将战力消耗殆尽,从这里可以看出日本没有成为决定历史的大国格局。而就战略的层次而论,则是中国的持久战略取得全盘的优势,日本的速战速决战略,一直被中国拖着而成为空想,日本甚至不知道该如何结束这场战争。 历史上战争胜败的主导关键,是在于政略与战略的高下。只有在战略上,能够主动与支配整个战局,才会导至最终的战争胜利,而在战场上的一些胜负表现,实在是兵家常事而已。中国是在战争的各个层次上,都落后于日本,但是中国一直掌握战略的主动,中国人不怕牺牲,结果获得了最后胜利。假如用最为简单的方式来归纳中日之战的胜败基本原因,那么就是中国做到了「纵使战到一兵一枪,中国也绝不停止抗战」,但是日本做不到「一亿人玉碎」的牺牲。 作品相关 阴错阳差的南京保卫战(转贴)
在淞沪会战尚未完全结束之时,有关是否要进行南京攻防战,就已分别 在中日双方统帅部之内,掀起了重大争论的“意见战争”。日本大本营方面 是考虑是否有必要进攻南京,中国军委会方面则是考虑是否有必要防御南 京。 这种奇怪的争论,看起来是有些荒谬,因为中日两国既已全面交战,日 本理所当然要攻下中国的首都南京,以达到政治与战略上“屈服”中国的目 标。而中国当然要防卫自己的首都,以掌握本国政治与战略的中心,指挥全 国继续的对抗日本。但是,当时之交战双方,却有着非常特别的状况,造成 第262页 日本犹疑着是否要进攻南京,而中国则是考虑是否要防卫南京。 在法理的形式而言,中日双方尚未经过正式宣战的法定程序,日本当时 对中国用兵的最高战略目标,是希望保持速战速决的作战方针,尽量以局部 性的“事变”方式,采取分割的原则,来处理与中国的各种战争冲突,日本 并不希望与中国进行全面的战争,以免陷入中国广大的战略空间之中,日本 想要的是逐步蚕食中国。 七七事变之后所引发的华北作战与松沪会战,其实都已超过日本的预期 了。所谓日本可以在“三个月”内亡华的构想,并非日本军部单纯、轻率与 狂妄的设想,而是有着相当科学、实际数据支持的估计。在卢沟桥事变扩 大,日本决定派兵进攻中国之时,日政府并无完全占领中国的策略。日本确 信中国在遭到几场严重作战的失利后,就会向日本屈服,接受让日本控制华 北与内蒙古的条件。同时日本可以进一步操纵中国的市场与资源,以支持与 配合日本准备与苏联和美国之“终极作战”。 23。1 日军为应否进攻南京而激烈争论 日本与中国进行的全面作战,主因只是由于日本政府对七七事变处理失 控,将局部战事演变成为全面大战,使他觉得不妨利用这个机会,在华北给 予中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