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第3/4 页)
停止内战,释放救国会领袖及一切政治犯,开放民众爱国运动,保障人民集会、结社自由,实行孙中山遗嘱,召集救国会议等8项主张。同时致电陕北的中共中央,邀请派代表到西安工商团结抗日大计。 事变发生后,南京国民政府中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主张进攻西安,借机扩大事态,夺取蒋介石的统治权力,以便进一步与日本妥协。英、美为首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方列强,及亲英、美的宋子文、孔祥熙则希望事变和平解决,以维护蒋介石的统治地位,使中国避免陷入新一轮的内战。包括十九路军在内的各地方势力对此的反应也非常一致,坚决要求和平解决。 然而,夺权心切的何应钦于12月16日就任“讨逆军”总司令,调集十几个师的中央军向西安逼近,并派飞机轰炸西安临近地区。 为了挽回事态,宋美龄和宋子文紧急飞往西安,和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以张学良杨虎城为首的东北军西北军展开三方谈判,经两天讨论,三方达成了六项协议。第一、改组国民党和国民政府,驱逐亲日派,容纳抗日分子。第二、释放被押的上海爱国运动领袖,释放一切政治犯,保证人民的自由权力。第三、停止剿共政策,联合红军抗日。第四、召集各党各派各界各军的救国会议,决定抗日救国的方针。第五,与同情中国抗日的国家建立合作关系。第六、其他具体的救国办法。而中共方面向国民政府作出的承诺是:第一、停止推翻国民政府之武装暴动方针;第二、苏维埃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直接受南京政府与军事委员会指导;第三、在特区内实施普选的民主制度;第四、停止没收土地政策,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共同纲领。 24日晚,周恩来亲自会见蒋介石,指出不抗日无以图存,非团结无以救国,坚持内战,必自速灭亡。蒋介石当即表示:“只要我生存一天,中国决不会发生反共的内战”,并以“人格”担保履行三方在谈判中达成的协议。25日,张学良释放蒋介石,并亲自陪蒋介石返回南京。至此,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内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日本政府获知协议的内容后,知道中国政府已经决心采取强硬的对日政策,以往那种逐步蚕食的策略很难再能得逞,于是开始疯狂扩充军队,抓紧时间储备战略物资,把大量原本生产民用品的工厂转作军事用途。同时,命令在中国的华北驻屯军派出大量的情报人员和潜伏的间谍配合,四处搜集中国军队的情报,紧锣密鼓地做着战争的准备工作。 与此同时,国民政府也在抓紧调整对内对外政策,在1937年2月召开的中国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上,确定停止内战,实行国共合作的原则;在对外政策上,公开表示,一旦‘如果让步超出限度,只有出于抗战之一途’。
正文 第六十二章 中国国籍
‘诺亚’号客轮缓缓驶离福州港,开始了自己的处女航,甲板上的旅客们不停地挥动着手臂,向岸上送行的亲友告别,轮船巨大的身躯慢慢变成天际的一个模糊的黑点,最后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天际。 罗思柴尔德静静地伫立在码头上,望着客轮渐行渐远,心中感到一丝惆怅。这艘开往美国的客轮上载有三十多个犹太同胞,他们刚刚拿到了美国领事馆的签证,就匆匆离开时刻面临着战争危险的中国大陆,前往美丽富饶的美洲大陆。当初,由于时间紧迫,而世界各国又畏惧德国纳粹的威胁,不敢大规模接收犹太人,发放签证非常缓慢,自己和同胞们只好选择了不需要任何证件和手续的中国作为临时的目的地,打算在这里暂避一时,等待新的签证。然而,自己刚刚登岸就被这个充满着机会的地方所吸引,重新开始创业,完全违背了初衷。现在,第一批赴美的同胞已经启程,还有很多人在等待签证,自己必须做出选择:是继续留下来,还是按照原来的计划前往美洲大陆? 凭借着自己敏锐的商业触觉,罗思柴尔德认为目前的福建遍地都是机会,而这里的领导人和他的政府也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开明,使每个投资在福建的商人和资本家都感到非常安全,同时,这里的人民也非常信任自己的政府,看不到游行和集会。根据自己的推断,几年之内,包括欧洲大陆和亚洲在内的大部分国家都将卷入一场规模前所未有的战争当中,其他几个洲也未必能够完全置身事外,离开这里不一定就是安全的。虽然罗思柴尔德对日本的强大略有耳闻,但是却不相信能够轻易击败福建的军队,因为他曾经见过由德国教官培训的福建陆军大学的学生,在他们身上已经明显带有德国军官特有的气质:自信、骄傲、对荣誉的重视甚至超过生命!尽管犹太人是被德国政府驱逐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