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3/4 页)
道。
……
翌日朝会,九阿哥在阔别朝堂一周后,重新站在了督察院御史的行列。
御史们纷纷对九阿哥的归来,表达了衷心的欢迎。
“九哥,你这就全好了?”
十阿哥也混到了御史的队伍后面,跟九阿哥交头接耳。
九阿哥白了他一眼,道:“你还想我继续病个十天半月不成?”
“我要是九哥,怎么也得在府里窝上一个月!这大冷的天儿,有热被窝不躺,跑这冷嗖嗖的地儿挨冻,这不是二傻子吗?”
十阿哥忽然不知自己的言语给了九阿哥多大的伤害,兀自喋喋不休,憧憬着暖暖的被窝。
“万岁爷驾到——”
梁九功的大嗓门响起,群臣跪迎康熙。
“免了!”
康熙随意地挥了挥手。
群臣忙不迭地爬起来,这地上是真的冷。
虽然人人都在膝盖上加了暖膝,可这要真的跪久了,寒气也会入骨的。
“有本早奏,无事退朝!”
梁九功往旁边一站,例行公事地开口。
群臣顿了一会儿,无人动弹。
梁九功望向康熙,询问是不是宣布退朝。
康熙却摆了摆手,道:“诸位爱卿,数日前,督察院行走爱新觉罗胤禟上折子,言太子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配为国之储君,请废太子!诸位爱卿,对此,有何看法啊?”
一听康熙开口,九阿哥就囧了脸,这就开始了啊!
众位大臣之前,太子首先跪在地上。
“皇阿玛,儿臣有话讲!”
“太子有何话说?讲吧!”
康熙望向跪在地上的太子,表情淡淡的,看不出喜怒哀乐。太子因为跟索额图以及一众幕僚早已探讨了多次,心中已然有了计较,此刻自然也很淡定。
“儿臣冤枉!”
太子恭敬开口,“此次赈灾,儿臣总揽大局,但事务繁多……”
亲们,继续求收藏,求推荐,求各种支持,呜呜编辑说今天有推荐,可,貌似没效果,求支持啊啊啊啊啊
☆、第112章 战斗的九阿哥
太子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通,最后总结性地来了一句:“儿臣确实有不察之责,辜负了皇阿玛的栽培,请皇阿玛责罚!”
给自己辩解完,太子郑重其事地往地上一跪,一副知错将改的好孩子模样。
“起来吧!”
康熙看着跪在地上的太子,一下就想到了当初太子犯错,被他罚跪的场景。
太子虽然监国数次,但朝堂大事,都是要请示他才会决定。此次赈灾,当是太子第一次独当一面,出些纰漏,也是情有可原。
康熙的心里,已经原谅了太子。
但是,那边还有九阿哥这个苦主需要一个交代。但那些事情,是不能拿到明面来说的。
咋办呢?
康熙也有些忧郁了!
他想要把事情就此打住,但太子是他儿子,九阿哥也是他儿子。一碗水得端平,至少不能有太明显的偏颇。
“爱新觉罗胤禟,太子的解释,你可满意?”
康熙望向九阿哥,肃然开口。
九阿哥算是看出来了,太子这次是不可能出事儿的。那么,他能做什么呢?继续死咬着不放?只会让康熙嫌弃,既如此,所幸就此打住。
当然,就算是要打住,他也得让太子付出点儿代价。
“启奏万岁,臣不甚满意!”
九阿哥站出来,沉声回应,“太子既有失察之责,自当承当相应的责任。此次雪灾,损失极重。臣以为,此笔开支,当有太子一力承担!”
“除此之外,太子当下旨罪己!”
九阿哥的一番言语说出来,朝堂之上,顿起喧哗。
罪己诏,这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康熙也是愕然,被九阿哥这一出给闹得大脑有点当机。
他登基至今,也仅在十八年,因为地震下了一次罪己诏。太子之尊,虽不如帝王,但是储君,储君下罪己诏,这也不是小事儿啊!
九阿哥却不管康熙和满朝文武的震惊,继续开口,道:“《荀子。哀公》篇曾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昔日大唐魏征也曾上书太宗,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今太子失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