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3/4 页)
力挽狂澜。也许那个埃及王子能挑起重任吧?但历史上往往没有这样的人,就好像刹不住车的坠落,在惯性的带动下万劫不复。少年这么想着,虽然他希望救世主能真实的存在。但真正的救世主也许只有神灵本身了。可是人是多么的可笑呢?膜拜着神不是出于敬仰,却是希望神能实现愿望,完成己欲。多么带有功利色彩的膜拜,想到这里少年不禁对自己龌龊的想法感到内疚。
“神真的会来救我们吗?”
“相信神,因为只有神才能做到这样伟大的事情。”爷爷回答道。
祖孙二人继续走着。少年回头看了眼那王子,很快就会再见到他吧?
☆、神像背后的眼睛
王子在泥板上的莎草纸上一遍又一遍地写着字。他心烦意乱。原因很简单:枯燥乏味。
古埃及人非常重视教育。中国古代所谓的“书中自有黄金屋”,在埃及也有类似的句子刻在墙壁上,告诫学生若要飞黄腾达,必先学好知识。古埃及的教育的确比较枯燥,也鼓励老师体罚学生。在整个教育系统里,古埃及设立了五种学府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明百姓提供教育机会。不过就普通下层阶级,想要收到教育其实也是不容易的。虽然古埃及的在古文明中相对开放,但贫富尊卑之间有着清楚的等级,也因此衍生出相应的歧视。
简单而言,宫廷学校就是皇家学府。在这里毕业的学生,接受适当的工作锻炼后,直接任命为国家重要官员。学生多数是皇族、贵族以及名门子弟。埃及的宗教色彩是非常浓重的,因而也需要大量的祭司僧侣。僧侣学校,一种附属在寺庙的学校,但却是埃及的最高学术中心,则重科学技术的教育,研究数学、天文、建筑等。很多学者在这里学习过,如柏拉图(当然,这都是新王国后期的事情了)。在中王国时期,统治阶级还创办了书吏学校。这些学校一般由政府各部门分别设立,训练能从事某种专项工作的人,修业期12年。教师由设校部门的官吏担任。基本属于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此外,大量的壁画、铭文、记录都需要会写字的书吏官。文士学校就是培养能熟练运用文字从事书写工作及计算的人。 此类学校较前两种低级,招收的人数较多。对出身限制较宽,修业期有长有短。虽然级别低,书吏在埃及社会的地位还是很受人尊敬的。
鉴于此,拉塔默克王子殿下还是觉得在宫廷学校里呆着是中荣幸。虽然说是宫廷学校,但学校大多数时候都是在神庙里,师长经常也都是神庙里资深的僧侣。当然,对于培养国家未来的首领,参与教导王子们的不仅仅是这些僧侣。文韬武略是一个君主应有的才能,习武也是必不可少的。
王子殿下盘腿坐在地上,一边又一遍的写着字,不禁觉得有些腰酸背痛。还好昨天把功课都做完了,不然就得像17王子那样,挨老师一顿鞭打。真是头痛啊!但是王子殿下现在不是只是烦恼无休止的学习啊,他心中还有一股强烈的好奇……
在那神像后面……
好不容易熬到老师准许午休,王子啃着自己的面包(古埃及人很早就会发酵做面包),绕到神像后面,却发现什么都没有,心下觉得诧异。明明有那么强烈的感觉……更何况刚才的确看到了
……看来自己还是慢了一拍,那个家伙一定先察觉到了自己。王子摇摇头,轻笑一声自己不够慎密。但下意识的,王子不禁觉得有些紧张。身处宫廷,就要面对尔虞我诈。难道有人想暗中监视自己……?皇宫中向来不是很太平。但是刚才……他并没有感觉到威胁性。是错觉吗?还是自己不够小心呢?这已经是第三天了。总有一道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难道他也是好奇吗?
到了下午,这片空地上成了练剑的场地。埃及的将军正在教导大家剑术。其实拉塔默克觉得将军所能教的已经都教了。他很希望能碰到更厉害的人来教剑术。整整一个下午,王子们就这样练习着剑术。今天是和年轻的王子们一起上课,所以拉塔默克也没指望自己能学到什么高深的东西。
太阳渐落,像任何时代的任何学生,听到下课的指示,王子们也像普通的孩子一样拿起自己东西就跑回皇宫。玩乐,也许只属于孩子,那种纯真的洒脱与畅快,简单且愉悦。拉塔默克轻叹一声,看着他们欢快奔跑的背影,一时间觉得几分惆怅。神啊,生在世上不是很痛苦吗?神啊,为什么要让这些孩子最终尝到一切恶毒与黑暗?光明究竟在何方?生在皇宫也许就是如此无奈,虽然你可能不需要忧愁吃穿的问题。
“殿下,我们走吧。”说话的是卡拉,王子的贴身仆人。他只适合做仆人,却不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