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页)
李承恩回来后,照例去慈安宫请晚安。却不宿在孔凝烟的椒房殿。他选择了表姐任凝华的凝霜宫。
按长相,凝华真的普普通通,出奇之处。只是,她总比皇后凝烟大几岁。孔凝烟实在是太小了,和她同床共榻,他有一种犯罪感,他只当她是自己的妹妹。
本来就是一场战争,她们俩也不过是两个筹码。他不想将涉世未深的小 表妹搭上。但是,他亦不能一个都不临幸,否则会引起老奸巨猾的舅舅怀疑。
两者相权取其轻。他选择了表姐任凝华。
其实,外面的任国舅一刻也没闲着,老狐狸岂肯放松警惕?表面上虽然忙着采办女儿婚事,但是手下耳目爪牙众多,李承恩抓捕异党之事,他早有所耳闻,心里头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一边是女儿嫁进宫里,宫里头有自己的亲妹妹照顾,心里稍稍安心,
但是,这么多年的经验,让他不敢放松警惕。
宫里头的太监也有不少眼线。将这些时日,皇帝未曾临幸女儿,甚至皇后之事掌握的明明白白。
虽知道儿皇帝亲外甥,李承恩翻不了把。但是,官场的经验告诉自己,不鞥掉以轻心。
思来想去,疑点就在大理寺,大理寺是自己权利手掌唯一够不到的地方,为何皇上单选在那里,彻夜不归?
又很担心,被捉进去的那些昔日敌人,在里面是不是会揭发自己,难保!
这不任太后派人带来话语,说是皇上严惩!亲眼历见。方才稍稍安心。
未雨绸缪总是绝招。如果万一李承恩相伴到自己,那就让他皇帝当不成,他早已为他预备好了一个陷阱,他若老实,做自己的乖女婿,自是没有问题,若是想反抗,便送他踏上不归路。
。
【时机】
可见李承恩这个个皇帝当得不十分体面。不由为他担心,兵权掌握在外戚手里,十八岁的李承恩纵然有天大的能力,也无力回天了么?
其实说起来,境况还没有那么惨!李承恩还是有自己的实力的。
大胜国警卫皇宫和京师的军队称为禁卫军,总共有六十万。六十万禁卫军又分为南北二衙。“南衙”,指的是驻防于宫城南面的皇城内,归尚书兵部直辖的十六卫,而“北衙”,则指驻防于皇城北面宫城和禁苑中归皇帝直接掌握的禁卫军。
先皇在世时,南北衙十六卫各自拥兵三十万。
南衙禁军素来由宰相韦安明负责,辅国公任国舅主兵事,南衙卫士一般由各地方军轮流担当;
北衙禁军直接听命于皇帝、太子,由先皇亲信宦官郭公公负责,主兵事的武臣是先皇的十二皇弟李载道(李承恩的亲叔叔)统帅。
先皇驾崩,任国舅上书李承恩,要求将年老的宦官郭公公换掉,将北衙禁军一分为二,李载道拥兵二十万,而剩下十万,则由慈安宫里的大太监顾公公接管;要求削减北衙禁军的数量,增加南衙十六卫的兵力。并且,将自己的儿子任广义塞进南衙来,李承恩封其为“勇猛大将军”,宰相韦安明借故体老年弱,不问政事,而实际上,南衙禁军三十五万,由任国舅父子俩操纵。
任国舅还就裁减京城禁卫军提出具体要求:北衙十六卫裁军十万,南衙增添十万。
李承恩不是傻瓜,一听就知是在削减自己兵力,面上言听计从,当即答应,立刻传旨:将原先的郭公公调到帝陵(郭公公就是先前提到的,那个打扫陵区的“哑巴太监”),陪伴先皇;并将驻守云南边疆地区的十万大兵,划归为南衙“任氏父子”麾下。
名义上,南衙兵力增为四十万,北衙三十万却没有增加,无形中,南衙增兵十万达到了,北衙貌似也就削减了。实际上,不仅没消减一兵一卒,还完成了任国舅面子上请求的要求。
任国舅大为震惊,心想,这个皇外甥不像他爹那么好哄!
其实,李承恩在做太子时,他的东宫也拥有自己的独立卫队,称为东宫十卫率,即太子左右卫率(军号“超乘”)、太子左右司御率(军号“旅贲”)、太子左右清道率(军号“直荡”)、太子左右监门率和太子左右内率。其中前六率各领3-5折冲府,后四率只领内府兵。而且这些士兵,各个骁勇善战,平常陪着太仔习武练剑骑马射箭,总共将近七八万人马。
若是和任国舅两方真的拼起来,任国舅手里实有的三十万南衙卫士,太子手里三十万北衙禁卫军,外加太子东宫近十万精兵,也是很有一搏的。
但是,京城繁华,人口密集,如是交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